摘要:此次發佈會上,工銀理財率先推出了固定收益增強、資本市場混合、特色私募股權等三大系列共六款創新類理財產品,涉及固收、權益、跨境、量化等多市場複合投資領域。陳四清稱,目前大資管已成爲工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業務板塊,工銀理財是工行大資管業務的核心平臺和旗艦品牌。

6月6日,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舉辦創新產品發佈暨戰略合作簽約活動。

這是這家“資管巨無霸”在5月28日低調成立以後的首次公開露面。截至目前,工商銀行理財業務總規模近3萬億元。

當日,工行以一種頗爲高調的方式,慶祝這家子公司的首場公開活動。活動罕見地安排在工行總行的一層大廳裏。

工行董事長陳四清、北京市副市長殷勇、工行主管資管業務的副行長譚炯出席。契合今天的日期,陳四清在公開致辭中祝福大家“六六大順”。而這樣的祝福語亦適用於剛剛起步的工銀理財。

活動現場還雲集了金融業重量級人士。進出口銀行行長張青松、農發行行長錢文揮出席了此次活動。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證券公司、保險資管公司、信託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均有人士出席。

如此高規格的活動也證明了,工銀理財之於工行大資管業務的重要性,以及與母行的密切聯繫。

進程

超快速成立公司架構完整

從工行發佈公告宣佈設立工銀理財,再到工銀理財正式成立,僅僅花了6個月的時間。

從公司架構看,主要分爲五大板塊:產品營銷板塊、投資研究板塊、風險管理板塊、運營支持板塊和綜合管理板塊,共有20個部門。

銀行資管NO.1

陳四清介紹,截至目前,工商銀行理財總規模近3萬億元,保持並鞏固了“中國銀行業資管第一大行”的地位。

工銀理財註冊資本爲16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註冊資本最大的銀行系理財子公司。

截至2019年5月,工銀理財管理的、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理財產品規模已超過3700億元。

對於如此體量的新設金融機構,北京市給予了高度重視。北京市副市長殷勇在致辭中表示,支持工銀理財在北京落地,這不僅是金融街的一件大事,也是北京市的一件大事。

定位

工行大資管的核心平臺

從陳四清的致辭中不難發現,工銀理財的發展將依託整個母行的戰略協同。

陳四清稱,目前大資管已成爲工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業務板塊,工銀理財是工行大資管業務的核心平臺和旗艦品牌。

“工行理財子公司在業內首家獲准開業,並率先取得衍生品交易和外匯業務資格,獲得了資管業務轉型發展的市場先機。”陳四清表示。

他介紹,工銀理財將堅持大資管戰略引領,強化整體聯動,發揮戰略協同效應,努力成爲全球資管行業中的靚麗名片。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建議,理財子公司應該強化與母行的戰略協同與業務聯動。考慮到資管業務在銀行戰略轉型以及客戶維繫中的重要性,理財子公司與母行之間的戰略協同和業務緊密程度,要遠高於銀行其他類型的子公司。

這意味着,從管理的角度,即使在成立理財子公司之後,商業銀行也有必要在總行繼續保留資產管理部,從全行角度規劃資管業務的發展方向,協調與其他業務板塊之間的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指導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業務發展策略。

產品

先推六款股權投資聚焦科創企業

工銀理財建立了覆蓋不同期限、類型和各類投資市場的新規產品體系,形成了固定收益類、混合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等多維產品佈局。

此次發佈會上,工銀理財率先推出了固定收益增強、資本市場混合、特色私募股權等三大系列共六款創新類理財產品,涉及固收、權益、跨境、量化等多市場複合投資領域。

其中,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的起投點均爲1元,投資門檻低,可以滿足更多投資者的理財需求。

據瞭解,工銀理財的股權投資將聚焦科創企業。本次發佈的權益類產品以科創企業股權爲投資標的,爲投資者開闢了分享企業成長紅利的新途徑。

工銀理財總裁唐凌雲介紹,“博股通利”就屬於權益類產品,選取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創新企業,在企業成長過程中直接投資未上市的股權,後續將通過科創板上市來退出,目前已經有充分的項目儲備。

她表示,該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私募發行,購買起點爲人民幣100萬元,每期發行不超過200份。

未來

將爲資本市場帶來什麼?

據介紹,在資本市場方面,工銀理財主要投資於股票、基金、金融衍生品等標準化資本市場工具。同時,通過股票質押回購、結構化證券投資及個性化投融資項目等業務品種,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

對於資本市場,工銀理財表達了樂觀的看法。

唐凌雲稱,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韌勁強,目前槓桿率不高,具備潛在的投資價值,“我們對資本市場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充滿信心,工銀理財將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凝聚力量。”

此次推出的產品中,“全鑫權益”系列將有較高的比例投資於資本市場。唐凌雲介紹,未來將推出更多的投資於資本市場的產品,爲投資者創造更高的價值。

同時,工銀理財還與多家基金、證券、私募等金融同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優勢互補,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共同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