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从地球上灭绝的未解之谜

  恐龙从地球上灭绝的未解之谜

  从1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到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之末,恐龙主宰世界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但是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间从地球上灭绝。

 

  是什么原因,能令如此庞大的家庭、如此多样的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呢?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大规模海底火山爆发、繁殖受挫、气候骤变、大气成分变化、免疫缺陷、彗星撞击等等多种理论。但是,这些猜想一直在推敲中争论不休、质疑不断。

 

  目前而言,人们认为可信度最高的是小行星撞击理论。

 

  这一研究成果在1980年的科学讨论会上首次公布。美国地质学家阿尔瓦雷茨等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惊心动魄的一幕:

 

  静谧的大地,阳光普照,在天上、地上、水中,地球霸主——恐龙无处不在。和千百年来的每一天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有的漫步、有的觅食、甚至有的也在争斗……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了世界的原有宁静。一个直径有几公里大的流星猛烈地撞到地球上,产生了威力无比的大爆炸,能量相当于爆炸1015吨TNT炸药。

 

  受惊的动物们停止了所有的活动,看着天边巨大的蘑菇云迅速升起、散开。浓浓的烟尘遮天蔽日,地球失去了阳光,植物因光合作用中断而大量枯萎、死亡。以植物为食的恐龙相继死去,食肉恐龙也因无食物来源而灭绝。

 

  截至目前,在众多的假说与猜测中,小行星撞击地球理论不断地被许多科学家支持。后来,科学家们还在北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中国西藏等地发现的65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找到了理论依据。研究发现,这些沉淀物中存在的氨基酸,内含仅存于某些天体里的铱元素。这些来自于天外的物质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理论提供了佐证。

 

  历史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不计其数,而小行星撞击理论只是人类探索中的沧海一粟。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未解之谜终究会有硬解的一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