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PR文? PR文可以理解爲企業出於公關目的而發佈的文稿。

PR即公共關係(簡稱公關,英文:Public Relations),一般企業的公關部門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收集客戶的意見和反應,加強信息傳播工作,建立企業和客戶間相互瞭解、信任和支持的關係,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及客戶忠誠度。

2.積極聯絡社會各界公衆,結合企業自身特點來規劃實施有特色的企業公關活動,樹立正面的企業形象,爲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3.及時向企業管理者通報各種信息,協助公司制定經營決策,監督各業務部門的工作情況以及不斷督促他們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不同性質的企業,公關部門的職能範疇也會有所不同,但無論怎樣,對於企業公關部門,有相當多的工作,都是需要以公關文稿,即PR文作爲工具的,包括日常向客戶及潛在客戶進行信息傳遞去幫助他們認知和了解自己的企業,以及將企業舉辦或參與的有意義的公關活動向全社會進行宣傳以樹立企業形象等等。

信息流時代,公司的PR文還有價值麼?

PR文與軟文有區別麼?

軟文的說法源於軟廣告,即並不直接介紹公司產品,而是通過帶有主觀傾向性的文章,如時事新聞、深度文章、案列分析等方式來達到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或促進企業產品銷售的一種廣告形式。

但PR(公關)和廣告並不是一回事,這正如企業的公關部門和企業負責廣告的市場部並不是同一個部門,但兩者確實有一些職能上的重合,畢竟公關部門在進行企業形象宣傳和策劃企業公關活動的時候,很可能會涉及到公司的重點業務或產品,這其實包含了廣告的成分,不過,就文稿發佈工作而言,PR和廣告,兩者即便有交集,但也應各有各的側重。

所以,PR文,不應該完全被歸入軟文之列。但遺憾的是,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的PR文,幾乎全是軟文,而並不能起到更多的區別於企業廣告的作用。

信息流時代,公司的PR文還有價值麼?

爲什麼企業總把PR文寫成軟文?

第一:沒有突發情況需要公關部門發聲的時候(如華爲近期針對美國製裁的一系列回應PR文),企業的公關部門不知道該寫些什麼,那就只能寫廣告了。

第二:很多企業將PR文甩手給廣告公司撰寫,或者企業公關部門的員工,要求具備媒體/媒介經驗,這就讓企業的PR文天生帶有過於明顯的廣告宣傳基因。

第三:雖然公關部門的職責更多的是樹立長期的企業形象而非促進短期的業績提升,但很多企業負責人,尤其是中小企業負責人,更願意看到立竿見影的宣傳效果,那可能還是發廣告更直接。

信息流時代,公司的PR文還有價值麼?

爲什麼說現在的PR文越來越沒有價值?

PR文伴隨着現代企業的發展,一路走來,一直髮揮着巨大的作用。在無論是早年的紙媒時代,還是新浪搜狐網易領銜的傳統網絡媒體時代,或是能夠憑藉SEO或競價排名獲取用戶流量的搜索引擎時代,亦或是圈了很多粉絲以後無論發什麼文章都會收穫可觀閱讀量的微博公衆號時代,PR文都是能發揮一定作用的。

但在基於個性化推薦的移動互聯網內容信息流時代,PR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第一:軟文痕跡明顯的PR文,極容易被信息流平臺識別出來,因而無法獲得推薦機會,不會獲得閱讀量。

第二:軟文痕跡明顯的PR文,不會被用戶主動分享傳播,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其在信息流平臺上的推薦權重。

第三:各大信息流平臺的內容推薦並不依賴於關注關係,即便企業在這類平臺上依然聚集了大量粉絲,但PR文的打開率將會遠遠低於公衆號。

第四:PR文的閱讀量也常常極不穩定,相比紙媒、傳統網絡媒體以及公衆號等,可以說毫無統計意義上的規律可循,PR文的效果對企業來說極不可控。

隨着用戶對信息內容的獲取越來越多地在帶有個性化推薦功能的信息流平臺上完成,按照以前炮製PR文方式“創作”出來的企業公關文稿,已經連雞肋的價值都沒有了。在一些QQ羣上,充斥着100元就可以幫助企業在幾乎所有互聯網媒體上發表PR文的廣告,相比以前,連白菜價都不到了。爲什麼這麼便宜?因爲發了也幾乎沒人看,幾乎沒人搜索到,沒有價值,自然賣不上價。

信息流時代,公司的PR文還有價值麼?

難道PR文真的已經該退出歷史舞臺了麼?

當然不是,因爲企業的公關宣傳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而且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隨着人們習慣了在手機上傾注自己幾乎全部的注意力,發佈於信息流平臺上的PR文也幾乎成爲了唯一能夠讓用戶發現、認識和了解企業的途徑。所以說,PR文是絕對不會消失的,甚至其作用會越來越大,而需要改變的,是運營PR文的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儘量讓PR文與廣告軟文劃清界限。

順便說一下,廣告軟文,也是一種廣告,通常需要藉助付費的廣告渠道進行投放,優秀的廣告軟文,可以配合信息流平臺上的DSP廣告系統,能夠有效提升用戶的廣告轉化率,所以廣告軟文的價值也是依然存在的。

而PR文,則更多地需要藉助企業的自媒體,在各個信息流平臺上,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進行自主投放,需要靠自身內容的可讀性,在目標客戶羣的信息流中獲得被推薦的機會。

信息流時代,公司的PR文還有價值麼?

那麼,現在的PR文該怎麼寫?

指導寫PR文的文章有不少,而現成的優秀PR文也有很多,大家都可以參考學習,但PR文不是八股文,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格式。不過,在互聯網時代,其寫作原則萬變不離其宗,即需要以用戶需求爲中心,從讀者的閱讀訴求出發來撰寫文稿,內容或者有用有知識、或者有趣開眼界、或者有愛能共鳴。這樣寫出的文章,讀者喜歡看,自然就會反應到信息流平臺的推薦效果上。

可是,即便能像寫出10w+公衆號爆文一樣,會寫信息流平臺的PR文了,對於企業在信息流平臺上進行公關宣傳來說,也仍然是治標不治本的,爲什麼這麼說?

因爲信息流平臺不是微博和公衆號,粉絲對閱讀量的貢獻微乎其微,不是說有了100萬粉絲,那麼每一篇不算太差的文章都能收穫10w+的閱讀量。如何保證每篇PR文都是精品?都能10w+?而如果以這樣的標準要求企業公關人員,怕是神仙也無能爲力的。

因此,僅僅着眼於PR文,過於在乎每篇文章的效果,一定會常常失望大於希望的,而當發現效果極不可控時,很可能會讓企業管理者對在信息流平臺上進行企業公關宣傳喪失信心,即便仍然覺得有價值,也將會深感無從下手。

所以,我們認爲,在信息流時代,探討具體每篇PR文怎麼寫,其實意義並不大,或者說,並不是最重要的,而真正有意義的,在於企業IP的打造,這纔是信息流時代企業做好公關宣傳的最大瓶頸所在,而PR文,僅僅是企業IP打造過程中的耗材而已。

企業IP是隨着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纔出現的事物。企業IP不是企業,而是起到對接企業與客戶的作用。小米不是企業IP,但雷軍是;360不是企業IP,但周鴻禕是。企業IP,能夠以一種似官方非官方的身份在自媒體平臺上發聲,且更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與共鳴。而企業IP也會有很多類型,除了前面提到的企業管理者身份外,還可以是典型用戶的身份、行業專家的身份、搞笑小編的身份等等。

着眼於企業IP的打造,就不會過於在意每一篇PR文的得失。每一篇PR文,都是在打造企業IP過程中,用來衝鋒陷陣的子彈,有響的,有臭的,有中靶的,有脫靶的,很正常,沒必要在每一篇PR文上下重注,正確瞄準發射即可。

總之,在信息流時代,PR文的價值依然存在,但其更多的作用在於幫助打造和維護信息流平臺上的企業IP,作爲企業IP運營過程中的持續輸出。

信息流時代,公司的PR文還有價值麼?

本文系“科技無憂網( 微信公號ID : kejiwuyoucom )”原創,如轉載請附出處。認知互聯網,解讀新科技,助力創業創新及傳統企業轉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