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後,這件事的解決是“契丹以重賂請於仁恭”,契丹人花大錢賄賂了劉仁恭,纔將舍利王子撈了回去。契丹人先是“請納馬五千以贖之”,但是劉守光沒同意。

劉仁恭用放火燒荒的辦法解決了契丹騎兵的問題,但契丹人只是暫時受挫,被迫向幽州服軟,厚賄求盟。但是,稍事喘息,契丹人便捲土重來。據《舊五代史》記載,“仁恭季年荒恣,出居大安山,契丹背盟,數來寇鈔。”

劉仁恭執政後期,出居大安山,倒並不是說明它荒政怠政了,只是權力中樞機構發生了地理位置的變動而已。契丹之所以敢於“背盟”,敢於“數來寇鈔”,其真正原因還是自身勢力強大了。

當時,那爲日後囚父殺兄的劉守光駐軍於平州,“契丹舍利王子率萬騎攻之”。劉守光在對付契丹人的問題上有幾分手腕,頗有乃父之風。劉守光對契丹人虛與委蛇,“僞與之和,張幄幕於城外以享之”。

契丹人大舉來犯,此人設下一場豪華酒局,保了邊境十幾年平安

疑似劉仁恭劇照

在城外設下酒席,目的就是讓對方消除疑慮,待到契丹人“部族就席”,坐下來準備喫酒的時候。劉守光事先準備好的伏兵突然殺出,“擒舍利王子入城”。主帥被擒,契丹人頓時大亂,“虜衆大哭”。

契丹人先是“請納馬五千以贖之”,但是劉守光沒同意。最後,這件事的解決是“契丹以重賂請於仁恭”,契丹人花大錢賄賂了劉仁恭,纔將舍利王子撈了回去。契丹這一次喫虧,元氣大傷,“自是十餘年不能犯塞”。

契丹人大舉來犯,此人設下一場豪華酒局,保了邊境十幾年平安

《黃河大俠》中的李王暗示的就是劉守光

契丹人會爲了一個舍利王子,再次向幽州集團認慫,只能說明這位王子很重要。歷史上,劉守光設“鴻門宴”擒住契丹舍利王子的事情稱之爲“牛酒之會”。另據《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四記載:

契丹王阿保機遣其妻兄述律阿鉢將萬騎寇渝關,仁恭遣其子守光戍平州,守光僞與之和,設幄犒饗於城外,酒酣,伏兵執之以入。虜衆大哭,契丹以重賂請於仁恭,然後歸之。

契丹人大舉來犯,此人設下一場豪華酒局,保了邊境十幾年平安

阿保機

原來這位舍利王子不是別人,正是當時契丹實際當家人耶律阿保機的大舅子述律阿鉢。對於這件事,《舊五代史》卷九十八《蕭翰傳》亦有載:

蕭翰者,契丹諸部之長也。父曰阿鉢。劉仁恭鎮幽州,阿鉢曾引衆寇平州,仁恭遣驍將劉雁郎與其子守光率五百騎先守其州,阿鉢不知,爲郡人所給,因赴牛酒之會,爲守光所擒。契丹請贖之,仁恭許其請,尋歸。其妹爲阿保機妻,則德光之母也。翰有妹,亦嫁於德光,故國人謂翰爲國舅。

契丹人大舉來犯,此人設下一場豪華酒局,保了邊境十幾年平安

契丹人

從上述幾個文獻互證來看,舍利王子與述律阿鉢實爲一人,朱言甚至疑心“舍利”與“述律”的對相同契丹語發音的不同漢語音譯。述律阿鉢是蕭翰的父親,淳欽皇后的哥哥,他大概是受了耶律阿保機的指揮而南侵幽薊。

當時契丹人名義上的君主還是欽德可汗,但自從天覆三年(903年),阿保機爲于越,總知軍國事,已是契丹的實際首領,而欽德可汗可能已經並不任事了。“牛酒之會”以後,契丹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南下侵擾幽薊地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