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快餐式錄音的現象,陳燕華有些許無奈,卻堅守着自己用工匠精神講故事的初心,因爲在她看來,兒童時代很短,是感受期、形成期,非常容易受影響,並且正因爲時間很短,所以兒童相對於成人更不能接受平庸之作,更不能浪費時間,並且兒童時代的印象是持久的,這些印象積累起來就成了他們長大成人後表現出來的人格類型,正如諺語所說兒童是成人之父,一位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曾經說過,孩子們所聽到的故事,所講的故事,決定了他將來會成爲什麼樣的人。陳燕華想把燕子姐姐講故事配上古典音樂,使音樂成爲故事中的一個角色,幫助孩子在熟悉故事的同時,又喜歡上古典音樂,培養他們的審美品位和習慣。

許多人也許都能在過去的記憶裏找到她,那個聲音甜美清亮的燕子姐姐,當年主持過少兒節目“燕子姐姐講故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磁帶曾經暢銷不衰。6月2日,著名主持人、“燕子姐姐”陳燕華來到上海浦東圖書館“學習讀書會”現場,爲觀衆帶來了一場聲情並茂的分享會,爲大小讀者分享講故事的藝術。

“燕子姐姐”陳燕華:相比成人,兒童更不能接受平庸之作

陳燕華

聽故事是孩子接觸真善美的第一課

現在很多媒體和家長都強調閱讀或親子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陳燕華認爲在“讀”之前,還有“聽”,“聽”和“讀”是兩種功能,沒有開頭的“聽”就沒有後來更好的“讀”,對孩子來說,電影、電視、繪畫是直觀的,是有畫面的,文字、書本是平面的,是平面的描述。而聲音可以帶來直接的聯想,觸動內心的想象。

聽故事是孩子接觸真善美的第一課,是他們構建人際關係,感受快樂憂傷,體驗微妙感情的第一課。從孩子一兩歲就可以開始。而且好的故事除了展示真善美,也向孩子展示了憤怒、無聊、恐懼、挫折、嫉妒等等各種各樣的情感,使得孩子從故事當中認識這些情感,從而逐漸學習掌握和調解自己的情緒情感。

“聽”過故事的孩子,將來往往是學習好手

因爲聽故事讓孩子獲得的能力,包括口語豐富了,對語音敏感了,還會激發瞭解文字知識的渴求。有一位著名學者說過,每一個人本能用母語思考,對母語的修養越深,能調動的資源詞彙以及聯想就會越豐富,因此聽故事是爲了孩子們的母語學習,是爲了引導他們最終走上閱讀之路,拓展他們的閱讀視野,讓他們帶着問題自主閱讀思考,養成自己的語言特色,不落入語文課本的俗套。

陳燕華說,孩子聽故事都是重複的,會一遍遍反覆聽,但對他們來說其實不是重複,每次聽都是新的經驗,他們在用自己內心的力量,慢慢地把自己的小房子搭起來,所以對學齡前孩子來說,示範性的語言表述,精彩的語言演繹,對他們的聯想是有多重要,這是決定性的。她所作的工作就是通過聲音,小心地領着孩子,一步步走進畫面,讓他們身臨其境在聲音的描述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燕子姐姐”陳燕華:相比成人,兒童更不能接受平庸之作

讀書會現場

把每個字當作音符來修改

正因爲認識到“聽故事”的重要性,陳燕華在錄製“燕子姐姐講故事”前,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和文字修改工作。哪怕是一篇幾百字的短故事,都要反覆研究。從文字到故事其實是二度創作,要把原本適合“看”的文字改得很流暢,簡潔、活潑、有情趣,琅琅上口。每句話出來就要直擊小朋友的心,而且是對小朋友有用的,可以讓他們想象,讓他們覺得這是好聽的,如果這個是廢話,就毫不猶豫拿掉。

陳燕華曾經爲《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結尾增加了一段文字——“……但是沒有人會想到,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也沒人有預料到新年裏她和她的老祖母一起進入了多麼美好的天國啊。”因爲她覺得在爲孩子講述悲慘的關於死亡的故事時,要突出溫情的一面,增加的這個結尾是爲了緩和孩子的不安和緊張,也希望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學會善良、同情和珍惜。

好人的聲音要好聽,壞人巫婆的聲音也不能太嚇人

文本的修改只是完成了講故事的第一步,聲音的演繹則更爲重要。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停頓、重音、笑聲都要很準確,就像一根無形的線把字串聯起來,變成活蹦亂跳的精靈。有的時候陳燕華會爲一個詞語或一段情節的表達方式苦惱很久。

之所以要這樣費力去思考每一句話怎麼樣念得更好,陳燕華說她是完全站在小朋友角度去考慮。在她看來,小朋友的耳朵和身心都很稚嫩,給他們講故事要有韻律,要有語感。此外,用什麼音調語氣也要非常小心。好人的聲音要好聽,壞人巫婆的聲音也不能太嚇人。她把每一個字都當作音符修改,把不和諧音符換掉,最後一氣呵成,流暢地像唱歌一樣說出來。

音樂是故事的延伸,沒有人是不喜歡古典音樂的

以前的燕子姐姐講故事,後期是別人做的,現在陳燕華開始嘗試自己爲故事配樂,她並不是找一首古典音樂就在後面循環放,而是從大量音樂當中摘選出符合故事主題的曲子,在講話的時候音樂在後面輕輕地陪襯,在不講話的時候,音樂就是故事的延伸。當然,故事是最重要的,音樂一定要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要不然就不要音樂。陳燕華想把燕子姐姐講故事配上古典音樂,使音樂成爲故事中的一個角色,幫助孩子在熟悉故事的同時,又喜歡上古典音樂,培養他們的審美品位和習慣。

配樂雖然在故事裏面是一段段的,但是跟故事反覆聽以後,對孩子來說就耳熟能詳,以後再聽音樂會,如果他聽到很熟悉音樂就會覺得很熟悉,就像老朋友一樣,因爲這些音樂曾經打動他,這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想做到古典音樂和故事的完美結合,並不容易,甚至比改編故事的工作量更大。例如《海的女兒》,陳燕華找了10段古典音樂的選段,可是用哪一個來開場,她花了大量的時間反覆斟酌,最後選擇了德彪西的《牧神午後》。而《小兔彼得的故事》,陳燕華選用了聖桑的《引子與迴旋隨想曲》作爲配樂。實踐下來,陳燕華髮現古典音樂和講故事的結合,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歡迎。有小朋友在聽完《小兔彼得的故事》就跟媽媽說,要學小提琴。這也讓她感悟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不喜歡古典音樂,或者聽不懂古典音樂的。它可以帶給人慰藉,也可以釋放情感。

面對快餐式錄音的現象,陳燕華有些許無奈,卻堅守着自己用工匠精神講故事的初心,因爲在她看來,兒童時代很短,是感受期、形成期,非常容易受影響,並且正因爲時間很短,所以兒童相對於成人更不能接受平庸之作,更不能浪費時間,並且兒童時代的印象是持久的,這些印象積累起來就成了他們長大成人後表現出來的人格類型,正如諺語所說兒童是成人之父,一位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曾經說過,孩子們所聽到的故事,所講的故事,決定了他將來會成爲什麼樣的人。童年很快就過去了,這是一段最自由,最充滿詩意的時光,我們要讓孩子人生變得快樂、豐富,有健全人格發展,就要給他們最好文學、音樂、電影薰陶,從小培養他們有一雙能夠辨別的眼睛,會欣賞的耳朵和一顆挑剔的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