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逢端午节,余阿姨一家都会准备好食材,一家人包粽子、吃粽子,通过这种味觉记忆的传承,保留着归侨对祖国根源文化的感知和眷恋。为了让读者了解深圳本土香粽背后的渊源和故事,“深圳记忆”项目组近日驱车奔赴深圳之东,去探访大鹏新区区级非遗“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并在非遗保护中心赵婷婷、苏小雨的带领下,领略多样的岭南民俗文化。

端午节快到了,

还在怕深圳没有过节气氛吗?


最“重量级”的粽子、

美味海胆粽、

海上龙舟赛……

深圳端午怎么过?

跟着商报君来看看吧!


特色一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深圳最“重量级”的粽子


隐藏在小巷中的光明“余记”特色美食餐厅,留存着很多老光明人舌尖上的记忆,其中,餐厅创始人余雪萍阿姨从越南带回来的端午特色美食——“枕头粽”、“方粽”,更是让许多熟客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6月5日下午,记者走进“余记”餐厅,余阿姨一家将早已准备好的食材摆上桌:

10多斤浸过的洁白糯米、

每一条足有三四两的腌制花腩、

黄软的去壳绿豆、

大片翠绿柊叶、

修剪齐整的芒叶,

还有削得薄透的长条竹面。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余阿姨一家人都是包粽子的高手,“方粽”、“长粽”、“三角粽”,都不在话下。其中,最“重量级”的粽子是“长粽”,因为形似枕头,又叫“枕头粽”。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包“枕头粽”有技巧,需要六七片柊叶和芒叶叠放,先放一大勺糯米,再放一大把去壳绿豆,然后放上一整条足有三四两重的生花腩,最后在肉上铺上一层绿豆和糯米,要把这么多食材包裹严实,着实需要费一番功夫。一个“枕头粽”长达30多厘米,记者数了一下,每个“枕头粽”上起码要扎8道竹面。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把一个刚刚包好的“枕头粽”拿在手里,着实很沉,余阿姨的侄女拿出秤现场称了一下,足足有一斤半,堪称“重量级”。

如此分量十足的“枕头粽”,没有七八个小时是蒸不熟的。经过长时间的蒸腾,五花肉中所有的油脂都融化在糯米中,香气浓郁。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余阿姨是越南归侨,1979年回到深圳,在归侨聚居地光明街道扎根下来,和弟弟一家经营着这家“余记”餐厅,现在70多岁了,好几次想关店,但架不住熟客们的念念不忘,余阿姨一家将餐厅一直经营到现在。每逢端午节,余阿姨一家都会准备好食材,一家人包粽子、吃粽子,通过这种味觉记忆的传承,保留着归侨对祖国根源文化的感知和眷恋。

特色二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南澳海胆粽:山与海的馈赠


为了让读者了解深圳本土香粽背后的渊源和故事,“深圳记忆”项目组近日驱车奔赴深圳之东,去探访大鹏新区区级非遗“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并在非遗保护中心赵婷婷、苏小雨的带领下,领略多样的岭南民俗文化。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不是一枚简单的粽子,以名贵食材为主料的“海胆粽”用料十足,被称为“粽子界的爱马仕”。而在“南澳海胆粽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长妹看来,这香甜的粽子承载的是儿时的回忆,祖辈的关爱,更是来自山与海的馈赠,是大自然的恩物,弥足珍贵。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自小“吃海胆多过吃鸡蛋”的南澳姑娘张长妹仍记得当地的谚语,“天天吃海胆,没钱买鸡蛋。”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在渔家人心目中,海胆是最常见、也是最鲜美的食物。这种食物有较强的季节性,每当清明过后到端午的这段时间,最为肥美。”张长妹介绍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当地南澳人最引以为傲的生活常态,“我们既靠山,也靠海,只要足够勤奋,就不怕被饿死。”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南澳海胆粽”口感即有海胆的鲜美,又有粽子的软糯和芒叶的清香,还有辅料的提味,食材之间相得益彰,可做主食也可做饭后的茶点,是疍家饮食文化的代表。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据深圳图书馆馆藏旧志记载,深圳人吃“海胆”有史可考,康熙《新安县志》卷之三地理志记载:“五月端午,酿角黍,缚艾虎,制龙舟竞渡。”嘉庆《新安县志》卷之三舆地图记载:“海胆,状圆亦扁,围寸许,周身皆刺,破其壳,内皆红膏,烹食,甘香异常,腌之亦佳。”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两条芒叶、一根咸水草,包“海胆粽”看着容易,但操作起来却不简单。先将两片芒叶一横一竖放好,再依次放进泡好的糯米、炒料、五花肉,最后盖上满满一勺黄澄澄的海胆,卷成规规整整的长圆形,以咸水草捆裹结实。“一斤海胆大概可以包23条‘海胆粽’。”张长妹说,每条“海胆粽”里的海胆差不多有半两,吃的时候几乎每一口都能咬得到。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特色三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深圳唯一海上龙舟赛开锣竞渡


端午佳节,赛龙夺锦。6月6日上午,深圳唯一的海上龙舟赛——大鹏新区南澳龙舟邀请赛在大鹏新区月亮湾开锣竞渡,18支队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最终东渔社区代表队展示出超凡实力,力压“五连冠”东莞骏马队,夺得第一并捧得“精英杯”。这也是南澳本地队伍19届以来首次夺冠。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作为深圳绝无仅有的海上龙舟赛,南澳龙舟邀请赛自1998年举办至今已是第19届,成为大鹏新区乃至深圳市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海上赛龙舟源自于南澳疍家文化,过去渔民们每年端午节都会到天后宫祈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随后利用自己的渔船在月亮湾进行比赛。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南隆社区居民钟淑梅表示,自己家102岁的奶奶到现在每年都会来看赛龙舟。本地居民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会吃桃子,“这里山很多,每家人都会种桃子。”钟淑梅说,本地人每年端午节还会在海里“游龙舟水”。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今年,南澳借龙舟邀请赛之际同步启动了旅游推广系列活动,集中推广南澳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南海明珠”特色文旅小镇。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有这么多好吃的粽子,

还有赛龙舟等特色文化活动,

谁还说在深圳不能过端午,

就甩这条微信给他!

商报君在这里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这可能是深圳最“重量级”粽子!谁还说深圳端午没特色?



来源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邓红丽、聂灿、张妍、李博

编辑 余虹洁 责编 李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