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歐洲通訊社已推動歐盟機構本月討論新法案,旨在打擊互聯網巨頭對新聞、視頻等產品的“掠奪”行爲,對其高額收入進行再分配。此輪版權打擊正值本週歐盟財長討論對互聯網巨頭增稅,顯示歐盟對互聯網巨頭營業模式持續高壓監管,遏止其暴利和壟斷等情形蔓延。

商議新法打擊網站不勞而獲

歐洲多家知名通訊社4日發佈聯合聲明,指責谷歌和臉書等互聯網巨頭“掠奪”新聞而不付費,認爲互聯網巨頭應與媒體分享更多收入。法國法新社、英國報聯社、德國德新社等近20家通訊社的首席執行官在這份聯合聲明中稱:“互聯網巨頭對新聞媒體的內容及廣告收入的掠奪,對消費者和民主構成了威脅。”

據歐洲媒體分析,這一聯合聲明意在向本月舉行的歐洲議會會議施壓。據瞭解,歐洲議會將於本月討論新的版權法,新法可能迫使互聯網巨頭爲其平臺上包括新聞在內的創意內容支付更多費用。

通訊社的主要業務是採集、編輯、播發各類文字、圖片和視頻新聞。這份聲明認爲,新聞的生產成本高昂,谷歌、臉書等互聯網巨頭使用了大量通訊社及其他新聞媒體播發的新聞卻不付費。聲明同時指出,谷歌、臉書在2017年的收入分別達到約1100億美元和400億美元,利潤分別達到約127億美元和160億美元。這表明互聯網巨頭有充分的財務資源爲新聞付費。

然而,第一份草案在7月經過激烈辯論後被打回票,部分提案內容受到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堅決反對,而提倡網絡自由的人士也表示不贊同,他們認爲新法案或導致消費成本提升。

據報道,媒體集團對歐洲議員展開新一波遊說努力,他們預定將在9月12日就版權法案進行第二次表決。這次辯論將圍繞該法案的兩個部分:其一爲第13條,即要求像谷歌旗下的YouTube這樣的平臺對有版權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以防創作者的作品在未獲得付費的情況下被傳上網;其二是第11條,即創建一個所謂的“鏈接權”,這意味着當谷歌或其他網站鏈接到報章、雜誌和新聞機構的內容時,谷歌等網站必須付費給他們。

業內人士認爲,基於版權問題,這項改革將導致科技平臺遭到地毯式審查,此舉將削弱他們作爲創意中心的角色,特別是YouTube。他們也指出,新條規還將限制網民每天對互聯網資源的使用。這些網民經常使用內容,但沒有支付版權費。

增稅或衝擊大公司

今年以來,歐盟機構和成員國對互聯網公司經營監管升級,本週的歐盟財長會議預計還將討論對谷歌、臉書、亞馬遜等美國互聯網巨頭的稅收監管,每年有望增加50億歐元的稅收收入。

歐盟輪值主席國奧地利日前準備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財長將於本週討論有關在年底前推出對數字經濟營業收入徵稅的提案。歐盟各國政府一致認爲,應該改變稅收規則,以增加對目前稅負偏低的數字服務的徵稅,但對於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仍存在分歧。

盧森堡和愛爾蘭等低稅小國境內駐有大型美國跨國公司,他們希望歐盟的改革能夠與全球數字稅制改革結合起來,而後者已經討論多年,至今毫無成效。

法國、意大利等一些較大的國家聲稱,由於數字巨頭將應稅利潤轉移到低稅國家,已造成數百萬歐元的稅收損失,希望儘快出臺解決方案。他們支持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在歐盟範圍內對大型企業數字收入徵收3%稅收的提議,該提案將在全球稅制改革前推出。

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奧地利打算推進3%的稅收計劃,並在一份文件中稱,計劃在本週於維也納舉行的歐盟財長會議上討論這個問題。爲了規避對該措施的一些批評聲音,維也納提議縮小稅收範圍,使其不適用於用戶數據的銷售。根據奧地利計劃,只有谷歌和臉書等在線廣告服務以及亞馬遜等虛擬市場的收入纔會被徵收新稅。

根據委員會的建議,只有全球年營業額達到7.5億歐元、歐盟年收入不低於5000萬歐元的企業才應納稅。歐盟官員說,大約有200家公司將被納入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新稅收範圍,預計可在歐盟範圍內每年新增收入約50億歐元。

這份奧地利文件稱,在28個歐盟國家中,已有11個成員正在考慮在本國採取措施,並警告稱,如果沒能迅速達成共同計劃,歐盟共同市場將面臨風險。根據這份文件,奧地利將詢問各國財長是否同意將工作重點放在歐盟的臨時解決方案上,該解決方案應該在今年年底前達成一致。

反壟斷審查壓力不減

近期,歐盟對美國互聯網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和處罰力度依然不減,臉書和谷歌等公司在歐盟層面和成員國內部面臨司法壓力。

德國反壟斷監管當局透露,預計今年就將在其對臉書的調查中採取第一批行動。此前該部門發現臉書濫用市場主導地位,在用戶不知情或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蒐集個人數據。這項調查在歐洲獲得密切關注,圍繞數千萬個臉書用戶數據泄露,以及外國勢力大量使用定向廣告試圖影響美國大選的擔憂日益加劇。

德國聯邦競爭法主管局尤其反感臉書通過包括它自己的WhatsApp和Instagram在內的第三方應用獲取個人數據,連不是臉書註冊用戶的民衆也要跟蹤。“我們意識到這個現象應當且必須快速消除。”聯邦競爭法主管局局長穆特日前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說,他希望今年採取“第一批行動”,但沒有詳細說明。

德國的調查預計不會最終導致對臉書的罰款。但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如臉書未能自願採取行動,德國聯邦競爭法主管局可能會要求其採取措施。

此外,歐盟最近就谷歌在安卓智能手機上預裝應用程序展開調查,以對谷歌罰款數十億美元而告終。歐盟今年下半年認定谷歌公司靠安卓手機操作系統壟斷市場、排擠競爭對手,對谷歌罰款43.4億歐元。媒體稱,歐盟新的“反壟斷主管”上任四年來,對數家美國知名技術企業發起調查,在歐洲受到褒揚,卻惹怒美國政府。

歐盟2016年對美國技術企業開出迄今最大筆罰單,由蘋果公司承受,該公司被裁定向愛爾蘭政府補繳130億歐元稅款。

歐盟保護網絡用戶隱私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今年5月生效,被認爲對美國技術企業不利。

(責任編輯:李春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