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Biu智能音箱是Biu+生態的核心產品廠商策略分化:流量思維向左、生態體系向右。去年年初小Biu智能音箱率先上市,幾個月後的9月25日,蘇寧智能產品2018秋季發佈會上一口氣發佈了十款智能硬件產品,包括小Biu智能音箱極智版、智能鬧鐘、蘇寧極物系列智能魔鏡、智能安防套件等。

6月1號,蘇寧易購站內上線了一家“小Biu蘇寧自營旗艦店”,銷售小Biu系列產品。除了新近剛剛上市的智能攝像頭外,小Biu耳機、小Biu智能音箱、智能鬧鐘音箱等3C產品也悉數上架。作爲國內零售巨頭的蘇寧,在智能家居行業實現全面佈局。

從3C、大家電到全家桶,小Biu走向全品類

提起小Biu品牌,外界認知度最高的產品可能是小Biu空調。之所以吸引用戶,小Biu空調有着自己的殺手鐧:智能操作、價格親民、品質出衆。用戶可通過小Biu音箱進行全方位的語音操控,或手機APP實現遠程監控和操作,徹底擺脫遙控器的束縛。

但事實上,2018年初上市的小Biu智能音箱纔是小Biu品牌的首個爆款產品。小Biu智能音箱曾創下2小時熱賣2萬多臺的成績,而且長期暢銷,好評率高達99%。

這款明星產品是整個小Biu產品線的基石,它不但是小Biu系列和Biu+生態產品的本地控制中心,而且還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技術和大數據。像小Biu空調大受用戶歡迎的智能語音操控功能,就是基於小Biu智能音箱的語音識別、人工智能和交互等技術開發而來。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小Biu智能音箱的成功,使得後續衆多新品誕生即是爆款成爲可能。

小Biu產品計劃很有特點,往往採取先推重點產品、成功後再集中發佈一批相關新品的做法。去年年初小Biu智能音箱率先上市,幾個月後的9月25日,蘇寧智能產品2018秋季發佈會上一口氣發佈了十款智能硬件產品,包括小Biu智能音箱極智版、智能鬧鐘、蘇寧極物系列智能魔鏡、智能安防套件等。今年2月小Biu智能空調上市受到歡迎,隨後3月的2019春季發佈會上緊接着推出了洗衣機、掃地機、智能耳機等十餘款蘇寧小Biu系列智能新品。兩次發佈會各有側重,去年第一次發佈會以數碼3C爲主,而今年則以大家電爲主。

隨着最新成員小Biu攝像頭的上市,小Biu產品線逐漸成型。小Biu家族不但有音箱、耳機、攝像頭等系列3C產品,和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還有淨水機、新風機、晾衣機、智能門鎖、體脂秤、檯燈等生活產品。

如果我們從產品使用場景來分析,不難看出小Biu的全線產品圍繞着家庭和個人展開。它們有一些明顯的共性特徵,比如說智能化、高性價比和新技術,幫助它們在各自領域成爲新生力量。它們幾乎涵蓋了消費類智能硬件產品熱點的各個類目,與當下智能硬件產品的全面爆發趨勢相吻合。可以準確地說,小Biu已經成長爲一個新興的智能家居電子產品品牌。

小Biu品牌旗下產品已實現全品類佈局快速佈局全品類:搶佔先發優勢、實現範疇經濟

在國內,蘇寧在智能家居市場啓動較晚,但可能是推進速度最快的一家廠商。僅僅一年多時間,小Biu就迅速將產品線拓展到家居消費電子的全品類,效率之高讓人感嘆。同時也有人認爲過於激進,但結合市場現狀來分析會發現,蘇寧小Biu快速佈局全品類的策略是很有道理的:

1、市場爆發在即,快速佈局搶佔先發優勢

客觀上來說,蘇寧的快是市場現狀逼出來的,因爲智能家居市場爆發在即,呈現出全品類高速增長的勢頭。去年11月16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等權威機構發佈的《2018年中國家居市場研究報告》分析指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增至1210億元,其中智能音箱的銷售額有望突破3億元;預計到2020年,全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突破1800億元。

這裏邊隱藏着兩個重要數據,一個年複合增長高達22%,另一個是智能音箱之外的市場份額高達99.7%。前者說明了市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後者表明智能音箱看似最火爆但卻已經不再是銷售主力,而全品類爆發在即。瞭解了目前的市場現狀,蘇寧小Biu品牌快速擴張到全品類,也就不難理解。它清楚知曉當前的市場現狀和未來趨勢,希望在智能家居全品類爆發之際,通過快速佈局來搶佔先發優勢。

2、通過技術、供應鏈等跨產品共享獲得成本優勢

市場經濟競爭比拼的是效率和成本,智能家居或者說智能硬件產品也不例外。智能硬件不只有硬件製造成本,其研發成本更是高居不下,像語音識別、交互、人工智能等技術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目前智能產品在各自市場上的佔比很低,單品試圖通過規模經濟來達到降低成本並不太容易。亞馬遜智能音箱Amazon Echo在美國市場佔比第一位,其售價近50美元,據說還不賺錢。當然降低成本還是有辦法的,比如經驗曲線,只是比較緩慢一些。

而蘇寧小Biu的全品類佈局是另一種更有效的策略。與市場絕大多數單品玩家不同,小Biu可以通過多產品之間的技術和供應鏈共享來分攤相關成本,從而獲得範疇經濟的成本優勢。像前面說過,小Biu智能空調上的語音操控功能,就是在小Biu智能音箱的技術上開發而來。不但縮短了開發週期提高了效率,最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了研發成本。

小Biu各個產品爲什麼能在同類產品中具有價格優勢,其全品類佈局帶來的範疇經濟成本優勢是最重要的根本原因。低成本優勢將幫助小Biu全線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動,所以我們看到了小Biu智能音箱和冰箱這些爆款的產生。

小Biu智能音箱是Biu+生態的核心產品廠商策略分化:流量思維向左、生態體系向右

市場機會人人看得到,智能家居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衆多,從傳統制造業到互聯網廠商都想紛紛入場,其中不乏像亞馬遜、阿里、百度等國內外科技巨頭。

企業有着自身不同的競爭優勢,進入智能家居業務也就有着不同的市場策略。大體上,巨頭們的策略可分爲兩類:1、流量模式,2、生態模式。

流量模式以亞馬遜、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居多,它們本來就是流量巨頭,深諳流量變現之道。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互聯網巨頭們都有必要搶佔未來的家庭流量入口。對於它們來說,智能家居的硬件產業和服務可能都不太重要,牢牢掌握住流量入口才是王道。相比電視和冰箱,智能音箱不但有場景和技術優勢,而且硬件成本較低,是當下綜合性能最合適的產品載體。因此,我們看到國內外互聯網巨頭不約而同開發智能音箱,在國內甚至出現了虧本換市場份額的現象。亞馬遜、阿里、百度等通過智能音箱搶佔未來家庭流量入口,無論是在線廣告還是電商導流,本質是流量變現的生意。

與流量模式相對的是生態模式,目前來看,小米、蘇寧屬於此類。與互聯網巨頭不同,它們的競爭優勢不在於流量,而是供應鏈、渠道等其他方面。通過硬件產品爲用戶提供全方位產品和服務,試圖構建生態體系以實現全產業鏈的價值。

同爲生態模式,蘇寧的做法與小米有很大的不同。小米通過自己或旗下生態子公司生產相關智能家居產品,形成了一個生態閉環。而蘇寧儘管旗下有自營的小Biu品牌,但生態卻保持着對外開放態勢。今年3月,蘇寧智能終端公司在推出12款小Biu智能新產品的同時,宣佈成立生態鏈基金,爲Biu+生態聯盟內的創新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此外,蘇寧與中國家電研究院等合作伙伴成立Biu+聯合實驗室,通過模擬用戶需求優化產品、技術和用戶體驗,爲生態鏈企業提供長期性的技術支持。

據官方消息顯示,BiuOS現已接入了110多個品牌逾5000個SKU,包括智能電視、空氣淨化器、窗簾、燈、掃地機器人、晾衣機等,在國內處於領先陣營。這表明蘇寧的努力沒有白費,Biu+生態初見成效。5G時代到來促進全面爆發,小Biu前景看好

6月6日,國家工信部宣佈正式發放5G牌照,意味着5G商用時代即將到來。有了高速移動網絡基礎,物聯網萬物互聯的落地將提速。未來帶電產品的智能化將成爲主流標配,無論是3C還是大家電和生活電器,各個類目都將迎來了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也就是說,非智能產品退出市場只是時間問題,具體而言,應該是3C類目先於生活電器,而生活電器又可能先於大家電。

屆時智能家居市場將迎來全線爆發,保守估計國內市場將在數年迅速達到上萬億元規模。對於快速全品類佈局的蘇寧小Biu來說,是個重大利好。依託蘇寧集團的零售渠道、服務體系、消費大數據等優勢,小Biu有望抓住機遇做大做強。螞蟻蟲——科技自媒體、企業戰略分析師,虎嗅、鈦媒體、艾瑞等多家科技網站認證作者,曾入圍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體作者、2016年鈦媒體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網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網年度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