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們更傾向於認爲馬可波羅只是在黑海沿岸和去過中國、日本和蒙古帝國的波斯商販閒聊,並用在那裏道聽途說的故事加以改編,據爲己有。》一書中,大英圖書館中國分部主管弗朗西斯·伍德(Frances Wood)提出馬可波羅可能根本就沒有越過黑海一線。

意考古學家稱馬可波羅從未到過中國

  意考古學家稱馬可波羅從未到過中國

  北京時間8月10日消息,馬可波羅的中國和遠東地區遊記使他一舉成名,成了史上最偉大的探險家之一,但是根據最新的資料,意大利考古學家稱他從未到達過中國和遠東。他們更傾向於認爲馬可波羅只是在黑海沿岸和去過中國、日本和蒙古帝國的波斯商販閒聊,並用在那裏道聽途說的故事加以改編,據爲己有。但是黑海沿岸和中國仍舊相隔千里。在經過拼湊加工之後他寫出了使他成名的《馬可波羅遊記》。

 

  考古學家們特別指出其對於1274年和1281年間元世祖忽必烈入侵日本行動的描述存在前後矛盾和不精確之處。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學的丹尼爾·配卻拉(Daniele Petrella)是一項意大利在日本進行的考古項目的負責人。他說:"他將兩次事件搞混了,將發生在第一次遠征日本時的一些事情和第二次遠征時的事情混雜在一起。根據他的記載,在第一次遠征中,從朝鮮起航的蒙古艦隊登陸前在海上遭遇大風暴,幾乎全軍覆沒。但是事實上這一事件發生於1281年的第二次東征日本行動。如果他真的是當時的親歷者,你覺得一個人有可能會混淆兩個相隔7年的事件嗎?"

 

  另外 ,馬可波羅書中對蒙古艦隊船隻的描述也和小組在日本發掘出的蒙古戰船非常不同。配卻拉教授舉例說,馬可波羅在書中描述蒙古戰艦擁有5個船帆,但事實上根據出土的實物,蒙古戰艦隻有3個船帆。

 

  他說:"正是在我們發掘歷史文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馬可波羅的書中描述存在越來越多的疑點。比如當他描寫元世祖忽必烈的艦隊時,他提到工匠們使用樹脂來增強船隻的水密性,他在書中使用了'chunam'一詞,但是這個詞在中文和蒙古語中找不到對應詞,而在波斯語中,這個詞恰恰表示'樹脂'。另外,他通常都用當地語言來表示當地地名,可是奇怪的是,對於中國和蒙古的地名,他卻一反常態的不用當地語言的地名,而用它們的波斯名字。"  馬可波羅還曾描述自己在中國的朝廷中擔任過官職,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名字從未在任何保存下來的中國或蒙古文獻中出現過。

 

  意大利學者的懷疑更進一步爲當初英國學者的質疑提供了支持。在出版於1995年的《馬可波羅真的到過中國嗎?》一書中,大英圖書館中國分部主管弗朗西斯·伍德(Frances Wood)提出馬可波羅可能根本就沒有越過黑海一線。

 

  她在書中指出馬可波羅作爲一位對日常生活和習俗觀察細微的人士,在他的著作中竟然對中國婦女纏小腳的習俗,筷子,飲茶等風俗隻字不提,連長城都沒有提及,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她說:“根據威尼斯的存檔記載,馬可波羅家族沒有任何顯示與中國有任何直接關係的證據。在他們家族的遺產中沒有找到任何來自中國的物件。”她認爲一種可能性是他抄襲了一位波斯商人撰寫的中國旅行指南。她說:“他的書裏面大約只有18句話是他用第一人稱寫的,你會發現他的書中極少會使用諸如'我親眼看見'之類的表述。”

 

  因此伍德女士認爲“我相信與其說這是一個人寫的遊記記述,我更傾向於認爲這是一本中世紀風格的摘抄本,記載着當時那個時代歐洲人對於遠東的看法。”

 

  意大利威尼斯的著名商人、旅行家馬可·波羅因爲在其遊記中記述了在中國等富饒的東方國家的見聞,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