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春節剛過不久, 我在烏魯木齊市一文物商店意外見到一枚金質花錢, 正面楷書文字內容爲“長命百歲”,穿口左、右外廓各有一枚打壓戳印文字, 內容分別爲“阿金”、“同興”。背面楷書文字內容爲“反帝青年”。

歷經風雲的民國新疆“長命百歲•反帝青年”金質花錢


我的父親自1936年曾先後在迪化師範學校、黃埔軍校第九分校(新疆)學習, 據他講述在師範學校及軍校學習期間參加過“反帝會”, 軍校學員全都是反帝會會員。根據我多年瀏覽、閱讀新疆近現代歷史著作、史料圖冊的知識, 當即斷定此枚花錢有可能是新疆製作。機不可失, 我立即同意按攤主所標高價購買。

這枚金質花錢直徑28.5, 穿4, 厚1, 緣寬3mm, 重3g。楷書: “長命百歲· 反帝青年” 8個大字清晰無損, 每個字大小約爲9 ×8mm左右。二枚楷書戳印字面均爲1.6 ×4mm, 戳印文字:“阿金”、“同興”, 每個字1.5 ×2mm。

之後, 我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查閱歷史資料、請教專家、擬綱撰稿。2005年適逢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中國各地隆重舉辦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我先後三次參觀《新疆各族人民抗日募捐活動檔案文獻展》, 又蒐集到了當年反帝會領導組織新疆各族人民抗日募捐活動的翔實歷史文獻檔案。至此, 完成拙文, 願與專家、學者、泉友們共同探蹤。

古代花錢最早始於西漢, 其形狀絕大部分與古代錢幣形狀相似或有關係。花錢不是流通貨幣, 它的用途爲壓邪、玩賞、饋贈、紀念、祈福等等。按照製做工藝分爲二大類:鏤空錢和實體錢。這枚金質花錢屬於實體類古語錢。

這枚具有鮮明反帝政治意義的金質花錢彌足珍貴, 它是當時民間用來壽辰喜慶、祈福長壽, 同時教育青年堅決反對帝國主義, 鼓勵青年踊躍參加抗日戰爭的饋贈、紀念性質花錢。

這枚花錢中的楷書:“長命百歲·反帝青年” 八個大字爲陽刻文字。圖案是鏨刻的四十二條由上而下縱向排列的點線紋飾, 形成了一個淺色背景, 從而襯托出金光閃閃、莊重醒目的“長命百歲· 反帝青年” 八個大字。此枚花錢構思設計巧妙, 錢文、紋飾、戳印、穿口、外廓相互之間的對比關係統一而和諧, 從而使這枚金質花錢莊重、雄偉,錢文書法遒勁俊美, 錢文內容豐富, 時代感強烈突出。另外, 此枚花錢中的兩枚戳印表明瞭製做店鋪(銀樓)的名稱及製做所使用的材質: “同興” 應當是當時一家金銀店(又稱銀樓)的字號名稱。“阿金” 指此枚花錢所使的材質是產於新疆阿爾泰山含金量高達99.9%的砂金。

尋覓、解讀當時新疆特殊的歷史條件及複雜的政治環境, 使我逐步認識了這枚珍稀金質花錢的重要歷史、文物價值和獨特的文化內涵。

1917 年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 新疆由於歷史、地理、民族狀況以及其它各種原因, 曾經成爲共產國際和蘇聯十分重視的地方。蘇聯一直關注新疆政局, 支持新疆地方當局反對英、日等帝國主義擴張勢力。1930年前後, 受蘇聯派遣, 曾爲中共黨員後轉爲聯共黨員的張義吾、竺清旦(化名劉曉平)、陳冰(化名錢倚天)等6人, 先後分三批從蘇聯進入新疆, 幫助盛世才平息戰亂、穩定政局、制定政策、發展經濟。1932年12月東北義勇軍退入蘇聯, 1933年3 -5月輾轉進入新疆塔城, 之後到達瑪納斯、昌吉、迪化。他們在迪化組織宣傳隊,深入到學校教唱抗日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抗日救國呼聲響徹邊城。

1933年到1944年, 這段時期統治新疆的是軍閥盛世才。盛世才面對多年新疆軍閥混戰造成的破爛攤子, 爲了鞏固他的獨裁統治,實行反帝、親蘇政策, 得到了蘇聯的軍事援助。利用東北軍力量及蘇聯紅軍剿滅了地方分裂勢力。由於他倡行反帝、親蘇、聯共政策, 使天山南北逐漸和平穩定。

在國內外形勢及新疆進步力量影響下,1934年8月1日新疆建立了一個羣衆性政治組織“新疆民衆反帝聯合會”, 簡稱“反帝會”, 當天在迪化召開了正式成立大會並通過了《新疆民衆反帝聯合會章程》。反帝會的宗旨是反對帝國主義, 確保新疆永久爲中國領土。主張實行民族平等, 地方自治。反帝會的成立順應了當時國內外及新疆的形勢。接着反帝會在省城各系統、機關、學校及新疆各地先後成立了反帝分會。加入反帝會的會員爲官吏、社會知名人士及青年學生。反帝會任務明確、組織嚴密、紀律嚴明, 入會條件高, 審查嚴格。當時反帝會在天山南北、城鄉農村的影響非常廣泛, 社會各界、男女老少人人皆知, 當時能加入反帝會如獲殊榮。

1935年5月, 共產國際與蘇聯派來俞秀松(化名王壽成)、趙實(化名王寶乾)、任嶽(化名劉賢臣)、張逸凡(萬獻廷)、滿蘇爾、阿拜等25名聯共黨員到新疆幫助盛世才政府工作, 其中一些人蔘加了反帝會領導工作並在年底對反帝會進行了改組。共產黨人負責和主持反帝會日常工作之後反帝會的政治方向更加明確。

1938年1月反帝會進行了第二次改組,一些中共黨員擔任了各部、科的領導。共產黨人利用反帝會這一羣衆組織進一步發動羣衆、教育羣衆使它在團結人民、打擊敵人、支援抗戰、建設新新疆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改組後的反帝會成爲中共領導新疆各族人民一致抗日的指揮部, 爲貫徹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路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8年抗戰期間, 新疆各族各界羣衆本着“抗戰高於一切, 一切服從抗戰” 的救國號召, 大力支援抗日前線, 募捐活動增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新疆毗鄰蘇聯, 當時是全國唯一與蘇聯直接聯繫的省份, 新疆的地理位置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決定了它在抗日戰爭中其它省份無法取代的大後方重要作用。1935年至1937年在蘇聯的援助下修建了貫通新疆東西的哈密—迪化—伊犁公路。大批軍事物資、醫藥設備、生活用品等抗戰物資進入新疆後經甘肅、陝西運往了抗日前線。

1937至1939年期間, 在新疆的共產黨人主要在財政、民政、教育、新聞、文化等部門和民衆團體擔任領導工作。

毛澤民(當時化名周彬)1938年2月任財政廳副廳長, 代理廳長, 他提出“發展經濟、培養稅源、增加收入、保障支出、量入爲出、爭取收支平衡” 的方針;改組新疆省銀行爲新疆商業銀行;改革幣制, 結束了新疆幣制混亂的局面, 新疆歷史上第一次有了統一的幣制, 穩定了新疆財政金融。在迪化創立財政學校, 培養了一批財政專業人員;建立起了全省財政金融機構, 健全稅務機構、整理田賦、契稅, 加強了稅收管理。發行建設公債促進了經濟建設。從財政經費中撥款給農民貸款購買種子、農具。向蘇聯購買了大量農具供農場和農民使用, 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組建牧場。農牧業生產、交通運輸、商業均得到了發展。抗戰時期新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 馬列主義在新疆得到傳播, 所以內地美稱新疆爲“小延安”。

全疆各縣的商業得到了很大發展, 天津、山西、陝西、湖南、河南等省的商人紛紛來新疆投資辦店經商。當時迪化市大、小十字及東、西、南、北大街各種商店沿街林立,其中有名氣、有勢力的商鋪如“津門新八大家”、“四大銀樓” 等。興旺的商貿繁榮了邊城的市場經濟, 在反帝會及商會的領導組織下, 迪化的商人們踊躍爲抗日前線募捐。在迪化的富商人家資金雄厚、業務廣泛。中小商鋪生意興隆。許多漢、回、維吾爾族人家舉辦壽辰喜慶盛行贈送“八大金” (金戒指、金手鐲、金項鍊、金鎖子、金梳子、金簪子、金卡子、金兜子), “七大銀” (銀戒指、銀手鐲、銀項鍊、銀鎖子、銀兜子、銀簪子、銀卡子)及“長命百歲” 金錢等吉祥物。

新疆特殊、複雜、曲折的歷史是製做“長命百歲· 反帝青年” 金質花錢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據此可以確定這枚花錢製做於1934年8月— 1945年8月期間。查閱《新疆通志(商業志)》, 書中只記載有當年迪化有名的“津門八大家” 商號及晉、豫、川、陝、魯等在迪化及新疆各地著名商家經營情況。大多數金銀首飾店鋪、銀樓均無提及。2003年冬季, 我在烏魯木齊市南門書店書架上瀏覽新疆版圖書時, 從劉蔭南著《烏魯木齊掌故》(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一書中獲得了與同興銀樓有關的珍貴信息內容。當時迪化加工金銀飾品買賣的店鋪(銀樓)共有20多家, 其中著名的四大金銀店是開業於1920年的泰昌金店、開業於1915年前後的聚興金店、開業於1895年前後的振德銀樓、開業於1930年前後的裕興金店。除以上四大銀樓之外, 比較有名氣的中等規模金銀店鋪(銀樓)還有位於迪化市南大街的華祥金店、東大街的匯寶樓、北大街的福順樓、永和樓、南關的復興銀樓、同興銀樓、德源銀樓等。其中記述同興銀樓在南門附近, 經理孫子坤, 天津楊柳青人。2004年6月我終於在烏魯木齊人民公園莫愁湖畔見到了銀髮蒼蒼、神采奕奕的劉蔭南先生。他講述: “ 1944年我那時十幾歲,正在迪化一中讀書, 同興銀樓離我家不遠,就在南門附近(現“大銀行” 南門之間的兒童書店之處)。當時同興銀樓有一間前廳門面, 有二個工匠, 銀樓經理孫子坤, 天津楊柳青人, 不胖不瘦, 長臉, 待人熱忱, 生意興隆。1945年6、7月迪化許多商人紛紛向甘肅蘭州及內地其它省市轉遷, 待戰事停止後再返回迪化。孫子坤一家就是在這個時候離開迪化去了蘭州, 後來再未見過他。”這枚花錢歷經風雨歲月的坎坷, 先後輾轉了多位物主, 倖免熔燬, 實屬不凡。

(本文刊於《中國錢幣》2009年2期)

作者:王東 來源:中國錢幣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