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專家》週刊網站6月4日發表題爲《中國不會讓自己被美國吞噬》的文章稱,華盛頓對華發動貿易戰外加“技術脅迫”,希望削弱中國經濟,與它當年成功對付東京的做法如出一轍。文章指出,中國汲取了鄰邦的教訓,擁有一系列優勢,不致重蹈日本的覆轍。

原標題:中國爲何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外媒給出了答案——

俄羅斯《專家》週刊網站6月4日發表題爲《中國不會讓自己被美國吞噬》的文章稱,華盛頓對華發動貿易戰外加“技術脅迫”,希望削弱中國經濟,與它當年成功對付東京的做法如出一轍。但中國擁有一系列優勢,不會重蹈東京覆轍。

文章稱,上世紀80年代,日本正處於經濟實力的頂端。日本的汽車及零部件、辦公設備以及電器熱銷全球。當時日本對美出口大幅超過了美國供應日本的商品總額。全球民衆都開始將日本視爲在技術領域已趕超美國的全球翹楚。

作爲美國的盟友小弟,日本的經濟發展可謂風生水起,直至它開始對自己的庇護者構成威脅。爲削減貿易逆差,美國在1985年迫使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導致日本央行逐步陷入癱瘓。在此之後的數年裏,決定日元匯率的不再是日本,而是美國。1990年東京股市崩盤,令日本深陷通貨緊縮之中。上世紀90年代也成了日本“失去的十年”。

文章指出,中國汲取了鄰邦的教訓,擁有一系列優勢,不致重蹈日本的覆轍。

首先,人民幣與當年的日元不同,它並未如前者那般深度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當中。中國也不會輕易被國際金融義務所束縛,強加給日本的《廣場協議》不會重演。北京對華盛頓的依賴度不及當年的東京,因而能在平等基礎上與美談判,邁出獨立步伐。

其次,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近14億消費者。儘管美國的施壓來勢洶洶,但中國市場對壓力的應對可圈可點。政府正在大舉培育國內需求及消費,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三,現如今中國經濟的規模要比當年處於巔峯時期的日本雄厚得多。中國現在的出口規模遠超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此外,中國將重點放在高科技產品方面。如今,在其出口中佔據最大份額的是昂貴的高技術產品,包括播放設備、電腦、辦公設備、集成電路、手機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