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前的阿尔巴尼亚可以算是欧洲最“另类”的国家,他们自认为是前苏联的追随者。然而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个蹩脚的追随者而已。1930年代开始,苏联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西方游客,而阿尔巴尼亚则几乎完全隔离与外界。图为1990年商店里的人们对手持相机外国人的反应,比语言更能说明问题。

苏联时期也有私人汽车和相当数量的消费型商品生产部门,然而这些在阿尔巴尼亚都不存在。图为阿尔巴尼亚在1957年捕获的一架美国间谍飞机,公开展示以彰显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胜利。

当时阿尔巴尼亚的事迹在全欧洲简直是独一无二。在其衬托下,他那些亲前苏联的南斯拉夫等邻国简直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图为1990年阿尔巴尼亚,萨兰达市,挤公交的市民。

1967年阿尔巴尼亚禁止宗教活动,然而苏联却恢复了东正教牧首制。图为1990年的阿尔巴尼亚“科萨米尔”集体农庄,1500人在此生活劳作。

如今的阿尔巴尼亚已经融入欧洲这个大家庭,他那些曾经的“特色”也已经消失殆尽。1990年,英国人马丁.帕尔有幸用相机记录了转变之前的阿尔巴尼亚珍贵的历史镜头。图为港口城市都拉斯街头的清洁工。

1990年,首都地拉那,此时的阿尔巴尼亚不存在私家汽车。

阿尔巴尼亚被称为“碉堡王国”,曾经在国内各地修建了近百万个钢筋水泥掩体,以用于防御所谓的敌对国家的攻击,这项工程持续了30年之久。

1990年的阿尔巴尼亚城市斯库台的一家食品店,空空如也,简陋至极。

1990年,斯库台市一家商店,不过看样子,叫小卖部更合适。

1990年,斯库台市的小餐馆。

1990年,首都地拉那市民,从人们的衣着上看显然没有跟上那个时代的时尚。

1990年,首都地拉那市民,从人们的衣着上看显然没有跟上那个时代的时尚。

私营经济也还是有的,不过也就是这种街头市场。

1990年,首都地拉那的啤酒馆。

图为少先队员正在排练合唱。

不过,像一切落后地区一样,似乎停止发展的阿尔巴尼亚,其老式欧洲气息比今天浓厚的多。图为1990年南部城市吉诺卡斯特街头的老爷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