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頻道儒道易行

傳播聖賢智慧,弘揚道統文化!踐行中國式管理!敬請關注儒道易行!

易經的思維有哪些特性

|全文共661字,深度閱讀需5分鐘,受益終生|

一、以人爲本善用自然法則

《易經》以人爲本,並不是盲目地把人的地位,抬高爲“萬物之靈”,認爲人定勝天,可以征服自然。相反地,(易經)指出人從乾元獲得性命以

後,應該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不斷加強進德修業,以求天人合一。唯有如此,纔有資格稱爲萬物之靈。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必須瞭解人類和

一般動物的差異,在於一般動物依本能而活動,只有人能夠依目的而行事。人具有創造性和自主性,可以選擇自己的目的,決定自己的行

爲。倘若不是這樣,怎麼可能自作自受呢?我們可以和他人對立,也可以決定與他人互助。我們能夠成爲君子,也能夠當小人。一般動物

有情感,但僅限於感覺得到的對象。人的感情,可以擴展到無形無象的領域。人具有反省的能力,能夠自覺、自律、自己改善,爲什麼不能

善用這些特有的本性,來善盡自己的責任呢?

我們喫動物、植物,開採礦物,爲什麼沒有想到,它們的偉大即在爲我們做出貢獻?對它們來說,其實就是犧牲。人類企求互助互愛,先決條

件便是犧牲奉獻。這是最基本的自然法則,我們竟然沒有活學活用。反而以奪取爲手段,拿爲非作歹當做聰明的表現,美其名爲智慧型的

犯罪。殊不知真正的智慧,便是正己正人,絕不犯罪。

人類應該自覺自己的尊貴和難得,憑良心對待自己和他人,善用自然法則以做出合理的犧牲奉獻。唯有如此,纔有辦法改善當前的種種亂

象,也纔是真正瞭解“乾道變化,各正性命”的用意,走出人類共同的光明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