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了一個溫室氣體的隱藏來源,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塑料袋在接觸到光照以後,會釋放少量甲烷和乙烯——兩種強效溫室氣體。

研究發現,不論是在水裏還是在空氣中,只要塑料材料暴露於太陽輻射下,都會排放溫室氣體,且排放速率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但相比較而言,在空氣中的排放速率更高。

研究人員測試了聚碳酸酯、丙烯酸、聚丙烯、PET塑料、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等常用於食品儲存、紡織品、建築材料和各種塑料製品的聚合物,發現低密度聚乙烯在空氣中釋放甲烷和乙烯的速率,分別比在水環境中的釋放速率高2倍和76倍。

研究指出,塑料是迄今爲止未被我們認識到的一大溫室氣體來源。雖然塑料降解過程中釋放出的氣體可能只佔全球排放量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塑料被生產並在環境中累積,它們的佔比勢必將會增長。

“罪魁禍首”塑料袋

乙烯被廣泛應用於化工業,主要用於生產聚乙烯,其全球產量(2016年超過1.5億噸)超過其他任何一種有機化合物。而塑料購物袋則是以聚乙烯爲主要原料。聚乙烯是全球生產量和遺棄量最大的合成聚合物,同時也釋放着最多的甲烷和乙烯。

在過去的50年裏,聚合物製造業加速發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估計已生產了超過80億噸原生塑料。而據預測,塑料生產在未來20年還將翻一番。

“鑑於全球塑料生產還將大幅增長,塑料製造商以及政府有必要加大力度遏制氣候變化,弄清楚世界上的甲烷和乙烯有多少來自於塑料,哪種塑料是最惡劣的罪魁禍首,以及它們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聯合國環境署氣候變化專家尼克拉斯·哈格爾伯格(NiklasHagelberg)表示。

夏威夷大學的研究指出:與其他塑料一樣,聚乙烯不是惰性材料,在其生命週期內,它會釋放一些添加物和降解產物到環境中。例如,隨着塑料的老化,在塑料製造過程中通常添加的雙酚A會溶出,並在高溫下分解(>202℃)產生烴類氣體。

塑料類型不同,所釋放出的化學物質也會有所差別,有些甚至有毒,將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降解過程不僅破壞塑料的化學完整性,最終會導致聚合物碎裂成較小的碎片,而更小的塑料碎片意味着會有更大的面積暴露在光照之下,從而釋放出更多溫室氣體。

不可小覷的甲烷

拋開塑料的話題,說說甲烷。自18世紀以來,人爲因素造成的排放量已經導致大氣中甲烷濃度翻了一倍多。人爲甲烷排放源主要來自農業,如牲畜、土壤管理和水稻生產,以及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使用。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雖然甲烷在大氣中生命週期較短,但它是一種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強的溫室氣體。在20年的時間尺度上,其捕獲熱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6倍。此外,其他消息來源表明,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0倍。

英國雷丁大學領銜的研究表明,迄今爲止,人爲甲烷排放所導致的變暖效應相當於二氧化碳所引發溫室效應的三分之一——這比之前的估計高出25%。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甲烷排放急劇增長的問題。控制甲烷排放是避免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加重的關鍵。

夏威夷大學的研究成果將於9月12日至14日在舊金山舉辦的全球氣候行動峯會上加以討論和反思。

塑戰速決

夏威夷大學的這項研究同時也揭示了塑料污染的緊迫性和嚴峻性。2017年,聯合國環境署攜手合作夥伴共同發起了“塑戰速決”倡議,將志同道合的政府,地方當局,組織和個人團結在一起,呼籲大家減少塑料足跡,共同對抗一次性塑料污染。加入我們,塑戰速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