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兵們的憤怒似乎佐證了麥克阿瑟的陰謀論,這也直接導致胡佛總統做出了葬送他總統生涯的關鍵指示:“立刻率領美國軍隊開赴騷亂地點,封鎖騷亂波及地區並且毫不遲疑地清理現場。1932年,在一個名叫沃爾特·沃特斯的退役陸軍士官的號召下,超過2萬名一戰老兵拖家帶口聚集在華盛頓,希望政府能夠提前支付他們許諾過的退役金。

1932年,美國人民面臨着一個複雜的選擇題:適逢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時任紐約州長的羅斯福和現任的胡佛總統看上去都很不錯。羅斯福的能力想必不用多做贅述了,後者卻讓民衆很是不捨得。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胡佛並不是大名鼎鼎的聯邦調查局長埃德加·胡佛;此人名叫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名校斯坦福大學出身,以工程師身份長期混跡於礦業界最終成爲富豪。

“大屠殺”僅死3人卻成美軍永久恥辱:總統把槍口對準自家老兵

在事業上懂得鑽營的人非常擅長創造財富,1914年,在業界頗有名望的他成爲美國救濟委員會主席;一戰爆發後,該組織幫助至少12名窮困的美僑返回祖國。一戰期間,胡佛又主導了對法國和比利時等歐洲國家的援助,美國參戰後,他被召回華盛頓出任美國糧食總署署長。在任期間,胡佛一改之前糧食定量供應的政策,鼓勵糧食積極生產,並以自願的方式成功壓縮了國內食品的消費量。胡佛在任期間,美國社會物價趨於穩定,因爲他的主張,政府開始徵收超額利潤稅,物價甚至還出現了下跌的情況。

在這段時期,美國不但實現了自給自足,還加大了對歐洲盟國物資供應的力度。他被國際社會稱讚爲“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據說,就連當時不諳政事的美國家庭主婦都知道,“胡佛化管理”就意味着能用最經濟實惠的法子弄到更多的食品。因此,我們不難想象,到了1932年那會兒,即便是大蕭條已經開始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民衆依舊對胡佛這樣一位身經百戰的、已經證明過自己的總統滿懷信心;而相比之下,壯志滿滿的羅斯福其實佔不了多少便宜。然而,就在大選將至的節骨眼上,胡佛總統卻犯了大糊塗。

“大屠殺”僅死3人卻成美軍永久恥辱:總統把槍口對準自家老兵

故事要從1924年講起,那一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承諾將會支付給參加過一戰的老兵每人一筆可觀的退役金。不過,這筆錢要等到1945年才能兌現。誰知5年後,經濟危機就突然降臨了,貧苦民衆生活艱難,老兵們便想到了這筆錢。1932年,在一個名叫沃爾特·沃特斯的退役陸軍士官的號召下,超過2萬名一戰老兵拖家帶口聚集在華盛頓,希望政府能夠提前支付他們許諾過的退役金。老兵們用簡易的材料搭建起一個個簡陋的帳篷作爲臨時居所,他們把這個營地稱爲“胡佛村”。

當年6月,在德克薩斯州衆議員約翰·萊特·帕特曼的提議下,美國衆議院通過了提前支付退役金的議案。按理說,既然都承諾要給了,人家也殺到門上來了,況且連衆議院也造好了勢,實權派們不如送個順水人情,把錢給了得了。況且老兵們雖然處境很糟糕,但表現仍令人欽佩:他們儘量避免打擾公共秩序,不給任何人添麻煩。當衆議院的議案通過後,老兵們爲之一振,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出現了變故。

“大屠殺”僅死3人卻成美軍永久恥辱:總統把槍口對準自家老兵

1932年6月17日,參議院否決了提前支付福利補助金的議案,老兵們對此倍感失望。不過,政府也做了一定的讓步,爲了穩定退伍軍人們的情緒,政府同意支付他們的返程路費。有約5000名老兵領取了火車票或是現金,也有人換取了等價值的汽油或是其他物資。不過,仍有約2萬人不願離去,轉而留在華盛頓示威。即便如此,老兵們仍然出入有序。就在這個關頭,時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麥克阿瑟做了一件非常混賬的事情: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他向胡佛總統報告稱:“這次運動的意義和危險性,實際上遠遠超過想從瀕於枯竭的國庫索取金錢的作爲……紅色組織者滲入了退伍軍人組織,並立即從那些不瞭解情況的領導人手中接過了指揮權。”

這句話究竟有多麼不負責任?就在作出這份報告前,麥克阿瑟還要求全國各地官員向他提供“與退役金請願者一起進軍華盛頓的、已知的共產黨人”的名單。然而手下查來查去,連一個名字都給不出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不過是陰謀論者的無端猜忌而已,誰知胡佛總統竟然把它當了真。1932年7月27日,他下令要求約1100名退役軍人離開聯邦財政部大樓。老兵們井然有序地遵照指示退出,就在此時,有人突然把華盛頓警察局總長格拉斯福特佩戴的金質徽章給扯了下來。

“大屠殺”僅死3人卻成美軍永久恥辱:總統把槍口對準自家老兵

此舉可算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要知道,格拉斯福特本來是站在老兵們這邊的,出了這樣的岔子,警察自然要加強戒嚴;正是如此,退役軍人和警察之間的矛盾驟然加大,隨後便衍生爲衝突。在混亂中,有12名警察被打傷,而警察的還擊造成了2名老兵中槍身亡,1名平民受傷。老兵們的憤怒似乎佐證了麥克阿瑟的陰謀論,這也直接導致胡佛總統做出了葬送他總統生涯的關鍵指示:“立刻率領美國軍隊開赴騷亂地點,封鎖騷亂波及地區並且毫不遲疑地清理現場。必須妥善處理和善待婦女兒童,在執行此命令時要竭盡一切人道主義手段。”

本來事情鬧到這一步尚有周旋的餘地,不幸的是,胡佛選擇的負責人正是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對此事尚抱有懷疑態度,麥克阿瑟卻說:“我很忙,沒有時間會客,那些假裝傳達總統命令的人休想打擾我。”他指揮着軍隊驅逐了位於聯邦建築物中的老兵,並派人包圍了示威者營地。他給退役軍人們下了最後通牒,要求後者限時離開,否則將會遭到暴力手段驅逐。隨後,麥克阿瑟下令釋放催淚瓦斯,並放火燒掉了示威者營地。在這個過程中,有1名兒童吸入過量瓦斯身亡,另有1名兒童幾乎失明;有1人被刺刀捅傷屁股,另有1人被削掉大半個耳朵。有資料顯示,至少有1000人因暴露在瓦斯中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大屠殺”僅死3人卻成美軍永久恥辱:總統把槍口對準自家老兵

這次事件共造成3名老兵死亡,雖然人數看上去並不多,但對當時的美國社會而言,它的負面影響是難以言狀的。《艾森豪威爾回憶錄》對此事做了大篇幅的講述,對自家老兵動用這種手段進行鎮壓,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事情鬧得很難看,政府並沒有下令封鎖消息,也沒對媒體做任何限制。“華盛頓慘案”成爲美軍公開承認的永久恥辱。與此同時,它也不經意間改寫了羅斯福和美國的命運。

當羅斯福聽聞此事後,他當即拍桌子大喊:“這回我肯定能贏了!”果不其然,麥克阿瑟趕盡殺絕的做法坑慘了他的上司。在隨後的的大選中,羅斯福以57.4% 對39.7%的壓倒性勝利擊垮胡佛,當選爲美國第32屆總統。而羅斯福隨後的做法也彰顯了一位卓越政治家的才華和魄力:1933年5月,有數千名老兵又回到了華盛頓。羅斯福非但沒有驅逐,還命令陸軍爲老兵們建造居所,隨後,第一夫人親自趕赴營地安撫老兵情緒。1934年,提前支付退役金的議案再次被提出,在羅斯福的親信杜魯門的造勢下,該議案終於被通過,僅次月,老兵們就拿到了第一筆退役金。不僅如此,羅斯福還在1944年6月22日簽署了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美國軍人權益法案,它不僅改變了退役軍人的命運,還改變了美國社會結構,使得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人數大大增加,社會更加穩定。

“大屠殺”僅死3人卻成美軍永久恥辱:總統把槍口對準自家老兵

有趣的是,作爲慘案的兩名主角,胡佛和麥克阿瑟的命運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在卸任後過得十分淒涼,他在美國社會的聲望大跌,連昔日共和黨的同僚都避之不及,只能在鬱悶中消磨着晚年時光。而麥克阿瑟卻在二戰中大展身手,他賬面上出色的戰績令人們很快忘記了其在“華盛頓慘案”中充當的醜陋角色,反而搖身一變成了人人敬仰的美國英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