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喫水果”,孩子的話,讓寶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孩子的待遇也水漲船高,以前我們喫不到玩不到的,學不到的東西,現在幾乎傾其所有都滿足給孩子,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更多家長對於育兒,更多的還是希望自己家孩子更能聰明懂事,很多人覺得現在生活好了,慣孩子的行爲多了,總覺得孩子越來越淘氣,反而聽話懂事的孩子越來越少了,這樣對教育孩子變得困難起來。

其實事情可能恰恰相反,太過懂事的孩子,有時候也不一定是好事哦。

“媽媽,我不想喫水果”,孩子的話,讓寶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媽媽,我不想喫水果”,孩子的話,讓寶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寶媽靚靚帶着女兒去超市買菜,走到水果攤前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自從蘋果漲價之後,已經好久沒有買過蘋果了,都說一天一個蘋果,遠離疾病,自己女兒也馬上小學了,正好是補充營養的時候,尋思狠下心給買幾個蘋果吧。

結果看了眼蘋果的價格,似乎由漲價了,這個時候,六歲的女兒突然和寶媽靚靚說:“媽媽,我不想喫蘋果。”寶媽很驚奇,第一次覺得寶寶又不想喫的東西呢?然後低頭看了眼寶寶,發現寶寶嘴上說着不要,眼睛卻盯着看個不停。

小孩子的心思幾乎不用猜,一看就是想喫沒好意思說。可是這一瞬間寶媽突然愣住了,究竟什麼原因讓寶寶這麼懂媽媽,選擇不喫蘋果了呢?

最後靚靚還是買了幾個蘋果帶回家了,洗了之後給女兒切了一盤,女兒就坐在沙發上開開心心的喫起來。

看着女兒喫的一臉滿足,寶媽還是禁不住好奇問寶寶:“爲什麼不想買蘋果啊,是媽媽說過水果漲價了嗎?”女兒一邊喫一邊說:“你今早不還說,現在什麼都漲,就是工資不漲,尤其是水果太貴了嗎?如果我們沒有錢,可怎麼生活呀。”

“媽媽,我不想喫水果”,孩子的話,讓寶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女兒說的天真,但是寶媽靚靚知道原因那一刻竟然是無比的心酸,沒想到自己就是抱怨幾句的話,讓女兒這麼上心,太乖巧懂事了。

不由得,寶媽想起自己小時候,靚靚有個姐姐,小的時候家裏經濟條件不好,幾乎都是自己撿姐姐的衣服,姐姐後來上初中,媽媽給姐買了件新衣服,但是沒給自己買,還當着自己面給的姐姐,當時自己很傷心,有點難過,媽媽就說,家裏沒錢,誰讓你姐比你大。後來再難過也不再表現出來的了,誰讓家裏困難呢,自己也就這樣一直無慾無求了,導致現在長大了也有了孩子,但是性格上總是有些自卑,也不求上進。

寶媽靚靚深刻反思了自己,太讓女兒懂事了,壓抑自己的慾望可能不是好事,如果像自己一樣,變的沒有自信,對以後也會有影響的。

“媽媽,我不想喫水果”,孩子的話,讓寶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小孩子懂事的三個表現:

什麼都是過猶不及,太淘氣不好,太過懂事的孩子也不好,如果寶寶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寶寶太過懂事了。

看着內向,不和父母聊自己:小孩子性格有些內向,無論在外面不喜歡與人交往,還是在家裏不喜歡和父母交流,但是外在表現都很懂事。其實孩子內心有很多想法,可能是一位內父母長期的專制導致孩子不表達自己,也可能是父母總在孩子面前聊經濟壓力等,導致孩子內心自卑,不與人交往,封閉自己。

將來長大後,孩子也很難改變這種不自信,在職場上和生活上都會非常喫虧,有想法不說出來也難以有成就。

壓抑慾望,喜歡的也不說出來:如果在孩子面前說過多家裏經濟困難,沒有錢,也不給孩子買這個買那個,同學統一去郊遊,家長也認爲沒有必要花錢不讓孩子去,孩子慢慢的反抗無效後,就會壓抑自己,把慾望封鎖起來,最後連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

會叫的孩子有奶喫,壓抑自己的結果,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會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不會哭不會叫的,誰會關心呢?

非常聽父母的話,說什麼都不反駁:太聽父母的話了,爸爸媽媽說什麼都不反駁,分爲真理,也沒有自己主見似的,看着非常懂事,但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形成媽媽寶,或者爆發出來,就會相當叛逆,父母也再難管教了。

對於太過懂事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做?

反省自己教育的不足:首先如果發現孩子太過懂事,不要埋怨孩子怎麼是這樣的性格呢?很多時候孩子性格的培養都是父母一首造成的,反省自己教育上有沒有做的不足吧。

少在孩子面前夫妻爭吵,談論消極的事情:孩子的健康發展需要積極向上的思想引導,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說消極的陰暗的東西,對小孩子的成長會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媽媽,我不想喫水果”,孩子的話,讓寶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