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占族是中南半岛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南部的宁顺省、平顺省、富安省、平定省、安江省、西宁省、胡志明市等省市以及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占族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曾在越南中南部建立过占婆王国,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占族所使用的占语属南岛语系,有本民族的文字。占族的宗教信仰因地区而异,越南的占族主要信奉印度教和本土化的伊斯兰教,柬埔寨的占族主要信仰什叶派伊斯兰教。

占族历史上曾在越南中南部地区建立过一个著名的古王国,名为占婆补罗(Campapura)。其中的“补罗”是梵文“城邑”的意思,因此在汉文史籍上,亦称之为“占城”。占城是个历史悠久的滨海国家,早在大约192年左右(汉献帝初平年间)就已出现。

占婆建国初期,中国史书称之为“林邑”,南北朝以后则改称“占城”,但在考古发现的碑铭中,他们始终自称“占婆”。占婆国的领土范围在最大时从现今越南北部的横山山岳沿着中部海岸延伸到南部的藩切,与柬埔寨(扶南/真腊/高棉)接壤,纵横近1000公里。

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交趾(越南北部)不同,占婆独立后曾受到印度文化的强烈影响,有“印度教化王国”之称。在政治方面,印度教神化王权,并按照印度模式组建占婆的国家机构,制定典章制度。在社会方面,印度文化的传入使占婆国上层社会仿照印度的种姓制形成婆罗门和刹帝利等级。宗教方面,印度教盛行,广建寺院,供奉印度教神灵,湿婆神地位突出。

占婆在历史上与中国交往甚密,中国南方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之一“占城稻”,就是由占婆引进中国的。他们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指出,占城是“海外诸蕃国”中西南诸国的“都会”之一。

与宋朝有密切贸易关系的阿拉伯等国商船东来时往往在占婆国逗留,然后从占婆出发,走海路若顺风的话,半个月即可到达广州。“占城、大食之民,岁航海而来贾于中国者多矣”,宋元时期,占婆国商人曾遍布中国东南沿海。

公元十世纪交趾独立建国以后,占越两国交战频繁,前后经历700年,最终以占婆国的失败而告终。曾经兴盛一时的占城国灭亡,并于17世纪末划入越南的版图。 现今的占族为占婆国的后裔。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占族民族的主体已经不在越南。据统计,目前占族在越南仅剩16万,而柬埔寨却达24万人。即使如此,与越南主体民族京族数千万人口相比,占族已经完全成为弱势民族,并被彻底边缘化了。由此观之,代表中华文明的交趾以及越南北部几乎把代表印度文明的占族打败、驱逐、同化殆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