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閻崇年考證,明朝和朝鮮的文獻均有記載,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佟和童。清朝皇室的祖先在名字前面冠以“佟”姓,也是因爲羞於提起自己夷人的身份,於是假借漢人的姓氏。

清朝皇室姓氏由來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


清朝皇室姓氏由來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

  據文獻記載,努爾哈赤的姓氏有六種說法———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一般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姓愛新覺羅。其實關於努爾哈赤的姓氏,文獻記載,稗官野史,雜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爲一團歷史之謎。據文獻記載就有六種說法:認爲努爾哈赤姓佟、童、崔、雀、覺羅、愛新覺羅。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滿學專家閻崇年教授在其文章《清太祖姓氏之謎》中,考證大量史學資料,試解努爾哈赤姓氏之謎。一個普通人,按常理說,出生之後,依照習慣,子隨父姓,明明白白。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姓氏,爲什麼倒成了歷史之謎?

  清朝皇室祖先以神話爲名,認爲其姓氏“愛新覺羅”原系天賜。

  清朝開國皇帝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據文獻記載,一共有六種說法,佟、童、崔、雀、覺羅、愛新覺羅。閻崇年在文中指出,努爾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謎團重重,原因在於,滿洲開始沒有文字,沒能留下原始的滿洲文獻記載;此外,清朝編修《明史》,凡是對清朝皇室祖先不利的史實或被刪除、或被篡改。《清太祖實錄》不提清朝皇室祖先的舊事,他們編一些奇異的神話,來隱瞞歷史的真相。

  據《清太祖實錄》記載,清朝皇帝都認爲自己姓愛新覺羅,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有三個仙女在池中沐浴,一隻神鵲銜來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仙女愛不釋手,把果子放入口中,吞進腹中,從而有了身孕,生下一個男孩,男孩相貌奇異,而且剛出生就能說話,仙女告之,他姓愛新覺羅,名叫布庫裏雍順。布庫裏雍順也就是清朝皇帝的祖先。

  清朝在《清太祖實錄》之後,官修的“會典”、“宗譜”、“通志”等,以及皇帝的御製詩文,凡屬清代的官書,都來自努爾哈赤及其後裔一方的記載,都是“欽定”、“御製”,也都是說自己姓愛新覺羅。

  在明朝、朝鮮的文獻記載中,努爾哈赤姓“童”和“佟”。

  剛開始滿洲並沒有滿文,當時明朝、朝鮮的官私書籍裏,關於清朝先世的姓氏又是怎樣記載的呢?

  據閻崇年考證,明朝和朝鮮的文獻均有記載,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佟和童。努爾哈赤曾作爲明朝的建州衛官員,先後八次騎馬到北京嚮明朝萬曆皇帝朝貢。明人或明清之際的學者,做了大量的記載,都說努爾哈赤姓佟。

  而且努爾哈赤曾同朝鮮打交道數十年,朝鮮文獻也留下大量記載。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有如下記載: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努爾哈赤向朝鮮國王回帖雲:“女真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奴爾哈赤稟”等等。努爾哈赤自稱姓佟。申忠一作爲朝鮮南部主簿到達佛阿拉,受到努爾哈赤的接見,並在那裏住了一段時間。他回國後將見聞寫成《申忠一書啓及圖錄》即《建州紀程圖記》,資料珍貴,相當可信;而那篇《回帖》是努爾哈赤本人讓他轉給朝鮮國王李?V的。這是努爾哈赤親自審閱過的正式公文,應當算是第一手資料。但是,朝鮮文獻更多的是把“佟”寫作“童”。

  “童”和“佟”實際上是女真人的普遍姓氏,是假借漢人的姓氏。

  佟姓或童姓,不但是遼東的顯著大姓,也是當時女真人的普遍姓氏。誰做了部落的酋長,誰與明朝發生關係,這人便以佟或童爲姓,通過“四譯館”,轉給明朝政府。

  章炳麟的《清建國別記》中提到一種說法,佟姓原來是漢人的姓氏,後來常被夷人襲用,以假冒漢人,提高自己的身價。清朝皇室的祖先在名字前面冠以“佟”姓,也是因爲羞於提起自己夷人的身份,於是假借漢人的姓氏。可見女真酋長,可以隨時姓佟或童,佟姓或童姓,也就成爲他們的公姓。

  努爾哈赤的姓氏除了佟或童的說法之外,朝鮮人還有記載稱他姓雀或姓崔。

  閻崇年認爲,有一種解釋是來源於努爾哈赤的母親因爲吞下雀卵才生下了他,不過清朝人並沒有如此記載,《清太祖實錄》的《武錄》、《滿錄》、《高錄》三書,僅記載其母懷孕十三月而生努爾哈赤之事,並無吞卵而孕之說。

  第二種解釋則來源於仙女吞服神鵲留下的果子而生下清朝皇帝祖先的神話,因此傳聞努爾哈赤姓雀。而且滿洲先人曾把烏鵲作爲圖騰,這些都能把清朝皇室姓氏同“鵲”或“雀”相聯繫。當然也有學者提出了新看法,認爲努爾哈赤姓“崔”是由於朝鮮語中,崔的發音介乎於漢語缺和吹之間,與“覺羅”中“覺”字音相近,於是懷疑崔姓是來源於“覺羅”的誤讀。

  既然努爾哈赤姓佟或童,是假借漢人的姓,那麼他的真實姓氏是什麼?

  有學者認爲努爾哈赤的真實姓氏是金,猛哥帖木兒是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有史料記載他姓金,金是“愛新”的音譯。所以,猛哥帖木兒及其後裔努爾哈赤都姓金,也就是姓愛新。

  還有一種說法,是姓覺羅。《清朝通志·氏族略》裏記載愛新覺羅是國姓,愛新是金的意思,其他的覺羅則冠以地名、部名、民名等,與國姓相區別。如“伊爾根覺羅”就是“民覺羅”的意思,以表示它們和愛新覺羅(金覺羅)有所分別的。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裏,記載有八種覺羅,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西林覺羅、通顏覺羅、阿顏覺羅、呼倫覺羅、阿哈覺羅、察喇覺羅。

  可見“覺羅”是滿洲皇室舊有的姓氏,“愛新”是後來加添的,其目的在於顯示帝王后裔的尊貴。

  到清太祖的時候,爲何捨棄了漢人的佟姓,而自稱姓覺羅呢?

  閻崇年在文中提到,佟姓畢竟是漢人的姓氏,雖然假借了可以假冒漢人,在和明朝官方文書往來時方便些,可是金姓卻是金朝女真的國號,不但可以自顯是帝王種族的後裔,而且可以藉着它在女真民族中有所號召。因此,“愛新覺羅”這個姓並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有它產生的原因、形成的過程。

  有學者查過:在《滿文老檔》和《滿洲實錄》裏,很少出現“愛新覺羅”一詞,僅有三例。並認爲,清太祖建元天命後,在覺羅姓前冠以愛新,是爲了標示其有別於一般人的高貴身份。

  由此可見,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姓氏———愛新覺羅,並沒有找到直接的史料依據,而是學者根據史料推論,所以至今清太祖姓氏仍是一個歷史之謎。

  背景知識

  覺羅是什麼意思?

  “覺羅”一詞,滿文寫作gioro。《滿洲實錄》記載:建州地方有muhu gioro,就是《清太祖高皇帝實錄》裏的“木戶角洛”,也譯成“穆瑚覺羅”。gioro 後來通常用“角落”和“角洛”,而不用“覺羅”,這是爲了使後人讀了不致聯想到滿洲皇室的姓氏。滿洲以居地爲姓氏,是常見的事。清初帝王說姓氏是天賜的,是避開他們得姓於居地覺羅故里的事實,因爲那是一個荒僻寒微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