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脏器,肝脏影响着身体很多器官的运作,有时候肝脏出现异常的时候也会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伤害肝脏的行为有很多,往往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有关系,这是最伤肝的5件小事,很多人都还在做!

最伤肝的5件小事:

1、乱吃、滥服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可不能乱吃。药物一旦进入身体,在分解时难免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2、熬夜晚睡:凌晨1:00~3:00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此时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因为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如果经常熬夜晚睡,睡眠不足,久而久之也会造成肝损伤。

3、吸烟:吸烟对肝脏的损害不亚于喝酒。吸烟吸入的一氧化碳和焦油,会影响肝脏的代谢能力;而其中的尼古丁等均依赖与肝脏来分解。因此抽烟越久,积累的毒素越多,对肝脏的损伤越大。尤其是饭后吸烟的危害甚至比平时大10倍。

4、暴饮暴食: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降低,影响胆汁的制造与分泌,从而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5、心情郁结:中医认为,怒伤肝,发怒、生闷气都易使肝气郁结,导致气郁化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火”,还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头痛、头晕、中风、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扬的症状。

肝脏不好的5大表现:

1、情绪抑郁: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气机通畅,气血畅达又依赖于人的精神状态的舒畅开朗。故肝与情绪关系尤为密切。积极乐观、舒畅开朗的情绪是肝脏正常的前提。如果发生肝郁,则导致情绪不畅,进而影响我们的脾胃。

2、脸颊两侧长痘: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胆经的反射区,一旦肝脏排毒不畅快,与之对应的脸部两侧就容易冒痘。

3、乳房不适: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重要塞道”,如果肝经有毒素累积,乳腺问题也可能会随之出现,如乳腺胀痛、乳腺增生等。

4、指甲变化:中医认为,“肝主筋”,而指甲是“筋”的一部分,肝脏中有毒素蓄积,指甲上会有明显的表现。如果指甲表面棱线凸起、指甲下凹、指甲过白等也需要引起注意。

5、手掌变化“正常人的手掌掌面和背面的皮肤颜色呈均匀一致的淡红色。如果在大拇指至小拇指的根部之间的大小鱼际处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手指按压后变成苍白色,抬手后立即恢复,即出现“肝掌”。这时就需要注意肝脏健康了!

春季如何养肝,牢记“三多三少”:

1、多喝水

春季养生宜养肝,多喝水可以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出,降低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另外,及时有效的补水还有利于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2、多吃“甘性食物”

一说到“甘”,很多人可能就会联想到“甜”。其实,中医中的“甘”不仅包含甜味,还包括淡味。比如,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白面馒头等,吃起来似乎没有特别的味道,但其实他们也属于“甘”。你若是细细咀嚼,从这淡味的食物中也能品出丝丝甜味来。

《黄帝内经》中反复强调“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应适当多吃点甘性食物。比如山药、大枣、葡萄、香蕉、甘蔗等。

3、多吃蔬菜

人们在冬季喜食肥甘厚腻之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相对摄取不足。因而也常常发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及一些皮肤病等,此时多摄取一些时令蔬菜,能够很好的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4、少吃“酸味食物”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其中酸味入肝,此时如果多吃酸味食物,会使本就偏亢的肝气更旺,从而伤及脾胃之气。

5、少吃“寒凉食物”

特别是最近早晚温差大,气候变化较为频繁,不少人已经开始喝一些冷饮、冰镇甜品,这样做往往容易将寒气滞留在体内,引发脾虚,产生一系列不适。

6、少吃油腻食物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常吃火锅等油腻多脂的食物。而到了春天,日常饮食也应做适当调整,建议以清温平淡为主,并尽量减少摄入过分油腻以及高脂的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