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法認爲,《出警入蹕圖》裏的軍隊是明朝御林軍。具體說來,其實那些人就是錦衣衛。說到錦衣衛,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武俠片裏的那些抓人特務機構,大內高手的聚集地。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繡春刀劇照

雖然錦衣衛有抓人和打探消息的職能,但是這只是錦衣衛的部分職能。從相關資料可知,錦衣衛屬於皇帝的親軍外加儀仗隊。比如《明會典》記載:錦衣衛、本儀鑾司……其職掌直駕、侍衛、巡察、捕緝等事……凡聖節、正旦、冬至、三大廟會。朔朢日、及每日常朝。並郊祀等項。車駕出入。該設鹵簿儀仗、俱本衛提督所屬官校、依次陳列。由此可見錦衣衛除了抓人以外,也承擔着儀仗隊的任務。相對於以布面甲爲主的南軍(騎兵以傳統扎甲爲主)和北軍,這支皇帝的親軍裝備又如何呢?先說說盔甲,根據《大明會典》記錄錦衣衛軍官的盔甲基本上以鳳翅盔、以及金盔甲還有明盔甲爲主。(金盔甲、八人、明盔甲、四人、紅盔、青甲。)鳳翅盔作爲中國標誌性的傳統頭盔,很多人是有印象的。參看下圖這三個拿斧頭,哦不對,是鉞的武將。他們戴的就是鳳翅盔。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手持鉞的武將

金盔甲就是明代兵仗局製造的抹金甲,即甲片外露的金色盔甲。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一部分軍官穿着金盔甲。明盔甲就是甲片在外的普通鐵甲。再仔細看那三個拿鉞的武將就能發現,他們盔甲的甲片顏色和樣式有區別。最左邊的一個是銀色的魚鱗甲,其他兩個是金盔甲。但是那倆金甲武將一個甲片爲人字形,一個是普通的長條甲片。也就是說,中國這些文獻記載中的一個特點就是,就算甲片顏色和甲片類型不完全一致,不同的鎧甲也可能寫成一種。比如從圖中金色甲能看出來的有山文甲、魚鱗甲,以及札甲類型。而雖然金甲和明甲本質都是金屬甲,但金色甲主要表明身份。比如畫中那三張全身金的武將。他們前面有扛大旗的,自己沒有長兵器。別人的頭盔上是紅纓,而他們的是白羽。其地位一目自然。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金盔金甲的武將(1)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穿金甲的錦衣衛武將(2)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穿金盔甲的錦衣衛武將(3)

除此外,明代盔甲根據記載還有:匙頭葉齊腰明甲、青紵絲鍍金平頂丁釘齊腰甲、青紵絲黃銅平頂丁釘齊腰甲、青紵絲鍍金丁釘齊腰甲、紅絨絛穿齊腰甲、青綿布火漆丁釘齊腰甲、青紵絲黃銅平頂丁釘曳撒甲、紫花布火漆丁釘圓領甲、黑纓紅銅鏡馬甲大葉明甲等等。而在《出警入蹕圖》裏面還有不少穿布面甲的。比如一些穿藍色布面甲、帶鐵臂手的騎兵,還有一些不帶臂手、純粹的禮儀性人員。比如下圖那個金甲武將底下,拿鈸的也穿着布面甲。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穿青色布面甲的明軍騎兵

雖然這些武將甲的種類彼此間差別很大,但是還是有共性的,就是這些盔甲皆爲對襟款式。其穿的時候像穿大衣一樣,和宋代的那種步人甲款式區別很大。還有,除了那三個拿金鉞的武將外,戴的是老式的披膊,其他的已經都是臂手了。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宋代步人甲

說完盔甲再說說兵器。這些錦衣衛官兵有很多拿長桿刀,很像偃月刀。這可能就是《大明會典》裏提過的大紅刀,而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些長桿刀的刀杆,顏色是紅的。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拿長桿刀的明軍士兵

除了這些,兵器裏還有馬叉和钂鈀。那些騎兵拿着的就是馬叉。關於馬叉,冷兵器研究所在《朝鮮人筆下的後金騎兵特種武器:清代軍用叉耙》一文中提過,屬於實戰裝備。而那些穿藍色布面甲、戴着紅色勇字盔的步兵,拿的是钂鈀。其從對比來看,比馬叉偏長。實戰武器中,除了長杆大刀和馬叉,以及钂外,還有長槍。從人物對比來看,這些長槍要比大刀長了不少,大概在三米以上。根據記載,明代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工部曾經制造一批點鋼長槍,分配給南京城各處城門的守軍。長槍的具體規格,爲槍身全長一丈三尺,槍桿“圍圓五寸”。對比人物和長槍,基本符合該文獻記載。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拿馬叉的明軍騎兵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瀋陽故宮馬叉

明代錦衣衛,那些不爲人知的武器和裝備,厲害了

▲配備弓箭的騎兵

除了這些實戰兵器外,還有禮儀性兵器:畫戟、金瓜,金鉞,金骨朵,班劍等金光閃閃的禮儀性兵器。說到畫戟大家會想到三國第一武將呂布,還有《水滸傳》裏的郭盛和呂方。從圖裏可以看出,這些方天畫戟裝飾的很華麗,拿戟的人穿的也花哨,頭上還戴了“雉翎”。可以看出這屬於儀仗隊的禮器,不算實戰兵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