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樓蘭計劃的目標並不是要在羅布泊旁再造一個淡水湖,再造一個樓蘭,而是藉助塔里木河下游和羅布泊的生態重建,對羅布泊地區豐富的礦產、旅遊、特色農業等產業進行開發,恢復羅布泊在現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11月27日,夏訓誠應邀到成都做“羅布泊新發現”科普報告,他在報告中講到了“新樓蘭計劃”,即引水到塔里木河下游的臺特瑪湖,爲當地生態恢復提供水源。

新樓蘭計劃是什麼 並不是要再造一個淡水湖


新樓蘭計劃是什麼 並不是要再造一個淡水湖

  8年前曾提“新樓蘭工程”

  夏訓誠是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員,曾30多次深入羅布泊地區考察。11月27日,夏訓誠應邀到成都做“羅布泊新發現”科普報告,他在報告中講到了“新樓蘭計劃”,即引水到塔里木河下游的臺特瑪湖,爲當地生態恢復提供水源。臺特瑪湖(見右圖紅圈處)地處羅布泊西部,曾是塔里木河和車爾臣河的尾閭湖,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於上個世紀70年代乾涸。此後,一些不瞭解背景情況的當地媒體作了題爲“新樓蘭計劃要在羅布泊旁再造一個淡水湖”的報道。一時輿論譁然,國內媒體紛紛致電新疆生地所或夏訓誠本人瞭解情況。

  夏訓誠告訴筆者,國家十幾年前曾有計劃,準備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資源,讓塔里木河的下游地區能夠有一定的水量,使羅布泊地區的生態恢復過來。

  2002 年9月,中科院院士張新時任組長、夏訓誠任副組長的專家組,曾赴羅布泊及塔里木河下游考察。之後,考察組提出了塔里木河下游及羅布泊地區生態重建工程設想 ——“新樓蘭工程”,並提出以若羌、且末縣爲基礎,設立中心城市——新樓蘭市的構想,以此帶動塔里木盆地東南部區域的發展。

  然而,由於該工程還只是個框架方案,並未涉及到具體工程及其所需經費等方面的科學覈算,缺乏操作性,該工程未獲批准。

  此後更深入的研究也表明該設想不可行,“上中游的農場、牧場已經把水用得差不多了。如果再過量放水下去,上中游地區又要荒蕪了。”而且,上中游地區的綠洲生產效益要比下游高得多。因此,“靠塔里木河幹流引水拯救下游生態有較大風險。”

  自 2002年以來,夏訓誠組織實施了5次較大規模的羅布泊綜合科學考察,對該地區氣候環境變化和資源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結合數次考察結果,他們更發現, “羅布泊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蒸發能力卻超過4800毫米以上,因此,羅布泊不可能、也無必要恢復它原有的水鄉澤國面貌。”

  新計劃重點在開發礦產旅遊資源

  今年10月至11月,夏訓誠帶領科考隊在羅布泊地區又開展了一次綜合考察,取得了一些新認識,他考慮將“新樓蘭工程”改名爲“新樓蘭計劃”。

  “新樓蘭計劃的目標並不是要在羅布泊旁再造一個淡水湖,再造一個樓蘭,而是藉助塔里木河下游和羅布泊的生態重建,對羅布泊地區豐富的礦產、旅遊、特色農業等產業進行開發,恢復羅布泊在現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此前媒體報道不盡準確。”夏訓誠說。

  他表示,僅僅依靠塔里木河幹流向下遊輸水,難以滿足生態重建的需要,“必須考慮包括車爾臣河流域綜合治理,若羌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開都河-孔雀河流域調水,以及地下水資源利用等多途徑調配措施。”他建議借鑑國外管道輸水經驗,建立高標準、高效率與高技術的現代化管道輸水網絡系統,使臺特瑪湖保持一定的水域面積,保障“綠色走廊”主動脈功能,實施定時、定量、定養料配比的自動化灌溉。

  他談到,此前媒體報道的在羅布泊旁再造一個淡水湖,實際上是通過輸水和其他綜合治理措施,在塔里木河和車爾臣河的尾閭臺特瑪湖,形成數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固定水面,以維持或部分恢復塔里木河下游及羅布泊地區生態。

  他還建議,在英蘇、阿拉幹、考幹、羅布莊、臺特瑪湖等地建立一批不同類型的生態環境治理基地和林草良種繁育基地,以點帶面,貫通全線,成爲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治理的前沿陣地,以此培育今後新農牧業綠洲和生態城鎮的雛形。

  2002年7月,羅布泊鎮在羅布泊腹地設立。根據該鎮未來規劃,羅布泊將以鉀鹽礦爲產業龍頭,陸續開發儲量同樣驚人的金、銅、錳等礦產,構建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到2030年,羅布泊鎮常住人口將達到15000人。

  羅布泊荒漠中有著名的樓蘭、小河、米蘭等“絲綢之路”衆多遺蹟,還有形態各異、氣勢恢宏的雅丹地貌,因此,有開展探險旅遊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

  “以前在羅布泊考察都是住帳篷,現在那裏的鉀鹽基地已經建起了高層賓館。預計5至10年以後,這裏會有更大的改變。隨着水、電、暖、通信等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人們將會看到一個現代化的羅布泊。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爲樓蘭文明的復興。”

  夏訓誠希望,該計劃能夠成爲塔里木河治理工程的後續項目,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塔里木河下游及羅布泊地區的生態重建。

  “新樓蘭”引來多方質疑

  上週,夏訓誠的“新樓蘭計劃”經媒體報道後,也引來不少質疑聲。

  廣東網民“然玉”說,從上游引水,必然影響下游用水。重新分配水資源,不僅涉及抽象的公平問題,更關乎居民、產業的切身利益。事關重大、牽涉多方。

  媒體評論員郭欽則撰文指出:許多人將這個 “新樓蘭計劃”和此前的“引渤入疆”聯繫起來,認爲專家野心勃勃的計劃,是有違自然和歷史的衝動之舉, 更有違科學工作者理性務實的工作態度。“這些構想中所折射出的對生態改造急功近利的想法,還有重大工程背後好大喜功的影子,令人擔憂。”“羅布泊(湖水)已經消失了,如果只是爲了恢復一個曾經輝煌的文明,以證明我們的科學實力,而再度對塔里木河兩岸業已形成的生態文明造成破壞,那實在是得不償失。”

  新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水利專家表示,“在多年考察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認識,科學家就此提出個人建議或計劃,無可厚非。”但他認爲,羅布泊的氣候環境問題有着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這個主導因素,“在生態本已十分脆弱的羅布泊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必須慎之又慎。”

  筆者致電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聞發言人胡文康,他稱該所目前還未對“新樓蘭計劃”進行起草。有關部門對此也未作表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