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週五的文章(房住不炒,中美精英的觀點竟驚人相似!)給大家推薦了一部與投資有關的電影《大空頭》,我們在文章中提到有位經濟學家客串出演,這位經濟學家在去年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就是理查德•塞勒(Richard H·Thaler)。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理查德•塞勒其人。

理查德•塞勒,1945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1967年在凱斯西儲大學取得學士學位,1970年和1974年分別取得羅徹斯特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1971年-1978年在羅徹斯特大學任教,1978年-1995年在康奈爾大學任教,1995年起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任教至今,同時在國民經濟研究局主管行爲經濟學的研究工作。現爲美國經濟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

塞勒主要研究的領域是行爲經濟學、行爲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此外,塞勒的研究領域還包括金融學領域、決策心理學,是行爲金融學的創始人之一,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爲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並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

塞勒的主要觀點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濟行爲必然會受到各種“非理性”的影響。很多從傳統經濟學角度看來是“錯誤”的行爲,經常被忽視,但往往正是這些行爲導致了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決策最終失效乃至釀成惡果。”

塞勒有兩個比較知名的理論:稟賦效應、心理賬戶。

稟賦效應

所謂的稟賦效應是指,當你擁有一樣東西之後,你對這樣東西的評價會高於你沒有擁有它時。也可以用來解釋投資中的損失厭惡。同樣是1萬塊,如果你是從本金裏虧掉的,那就肉疼的要命,如果是浮贏虧下來,那心理就會好受好多。但從理性來講,反正虧損都是1萬塊,並沒有什麼差別。稟賦效應其實很好的解釋了,爲何散戶寧願被死死的套牢也不願意割肉換股的原因。

心理賬戶

所謂的心理賬戶是指,消費者會把在現實中客觀等價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賬戶中。塞勒認爲,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萬塊的工資、一萬塊的年終獎和一萬塊的中獎彩票並沒有區別,可是人們通常會對這三種形式的收入做出不同的行爲,辛苦賺來的工資可能不太捨得花掉,而同樣的錢,如果是買彩票中的,可能人們會比較樂於用其消費。

以上這兩個理論都出自於一本書《“錯誤”的行爲》,理查德•塞勒教授所著。

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前提是,理性的經濟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研究伊始,塞勒就意識到人類與《星際迷航》中斯波克那樣不懂情感的理性人完全不同。不管是購買鬧鐘、出售籃球門票,還是申請抵押貸款,我們都會存在某種偏見,所做出的決定與經濟學家假設的標準理性模型相去甚遠。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爲並不理性,甚至在傳統經濟學家看來是“錯誤”的。更重要的是,這種“錯誤”的行爲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起初,經濟學家並不屑於研究人們的錯誤判斷及其對市場的影響,他們認爲這只是一種引人發笑的“雜耍”,無足輕重。

在《“錯誤”的行爲》一書中,內容中有很多塞勒與傳統經濟學思想激烈鬥爭的有趣故事,以獨特的方式探索了人類深層次的弱點。

下面,我就給大家舉一個書中有趣的例子,讓大家先睹爲快。

塞勒教授有一次爲了篩選班裏的優等生,出了一套比較難的試卷,100分滿。考試結果出來後全班的平均分是72分,學生們對這個分數很不滿,抱怨塞勒教授的題出得太難了!

後來,塞勒教授想到了一個主意,在下一次同等難度的考試中,把考試總分由100分提高到了137分。最後全班同學的平均分是96分,學生們對這個平均分表示很滿意,其實96分也就佔137分的70%,跟100分滿的72分幾乎無差別,甚至更少了一些,不過學生們的反應差別卻很大。

塞勒在書中點評道:“在經濟學家看來,我的那些學生的行爲似乎“很不正常”,我的意思是他們的行爲與理想的行爲模型並不一致,而這些模型正是經濟學理論的核心。對經濟學家而言,與總分爲100分時得到72分相比,在總分爲137分時得到96分(相當於百分制下的70分)不會更令人高興,但我的學生們卻恰恰相反。我正是因爲意識到了這一事實,才得以順利推行我的考試,同時還能保證學生不抱怨。”

塞勒教授還有哪些經典大作呢?

《助推》,理查德·塞勒 / 卡斯·桑斯坦,劉寧譯,中信出版集團,2015年出版。

什麼事情我們做起來既耗時又費心?是做出大大小小的決策。但是,我們往往深陷難以計數的偏見和非理性中,做出荒謬的判斷。通過本書,你將瞭解什麼是助推,以及助推如何能夠幫助我們提升智慧,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助推》是一本關於行爲經濟學的經典著作。塞勒在這本書中,指出政府需要用行爲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對政策進行優化設計,製作更便民的公共政策的工具,引導人們在教育、投資、衛生保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做出讓人們更健康、更富有、更快樂的決策,對社會乃至全球都有助益的選擇。同時,該書關於助推的理論對全球的養老制度起到了深遠且積極的影響。

《贏家的詛咒》,理查德·塞勒 ,高翠霜譯,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出版。

這是一本關於經濟學悖論和反常現象的傑作。例如在拍賣市場中,經常會出現“贏者的詛咒”現象,即拍賣的奪標者往往並不能實現預期的收益,甚至會遭受損失。

本書深入探討了經濟生活中廣泛存在的各種反常現象:表現爲經濟主體的實際選擇及行爲與基於自利經濟人和效用最大化假設的一般經濟學理論所作預測的不一致,而先前出現的主流經濟學理論辯護對這些系統性不一致現象的解釋力卻非常有限。因而,書中對博弈論、勞動力市場的行業工資差異、拍賣市場、人類的偏好和選擇、金融市場、博彩市場等領域表現出的合作現象和人性中的利他主義、人類在儲存和加工信息方面的侷限性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這一系列研究從另一個視角開拓了現代經濟學研究的新領域,成爲行爲經濟學和行爲金融學的經典著作之一,使得傳統的標準經濟學向現實經濟的真實世界邁出了一大步。

週末到了,如果對塞勒教授的行爲金融理論感興趣的話,不妨讀一讀這幾本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