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很多節日,大多都來自於“周天下”文化的周禮所提倡鼓勵的風俗傳統。孔子雖然是宋人後裔,但是在精神上卻是一個投誠者,他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周文化在孔子的表達下,原則是“思無邪”,標準則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作爲社會約定俗成的習慣性法則,這些優良的品德如何傳承下去成爲了民衆面前重要的話題。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商鞅爲了取信於人,以百金徙木立信,真乃營銷高手。有些時候,形式還是很重要的,節日就是承載內容的表現形式。

端午節即是國人的一大節日,時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他在書中說:“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可是我們一提到端午節,想到的就是紀念屈原。這是這個節日各種外在的表現形式中不可缺少的故事。故事本身也是形式,它主要想通過故事這個載體向人們傳遞價值文化取向方面的精神內核。西晉距離屈原所處的戰國中期,已經過了500多年,端午紀念屈原的風俗怎麼會時隔這麼久纔始見書載呢?所以,近代有學者考據成癖,有《端午考》,說屈原在歷史是否存在存疑。

韓國人做事沒有瞻前顧後,在2005年就利索地就把江陵端午祭給申遺了,而且還成功了。消息傳來,舉國大譁,後來湖北省代表中國也去申遺了,結果也成功了。其實,韓國人也不是欺世盜名,他們在申遺的時候就說“端午節源自中國”的話,到了韓國發展流傳開來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這其實也可算作中華文化圈的文化輸出吧,我們動輒質疑的文化傳統,中華文化圈裏的韓國還在認真對待。這也算是給中國人以警醒,後來各地文物、風俗等保護傳承工作就開展起來了。

其實說到這裏,大家有沒有覺得韓國的很多地名都與湖北的地名一樣呢?像襄陽、江陵、漢江、丹陽等等。這裏面的原因也很有意思,以後另外再開一篇專門說這個事。

說回到端午的事來。

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古代民間流傳,農曆五月晝長夜短、陽盛陰衰,且常年多發疾疫,是一個“有毒”的月份。 五月初五,是毒月中的毒日,稱爲“端午”。其實,古人們通過生活經驗來判斷五月份容易發生疾病,是有着科學依據的。晝長夜短,陰陽旺衰,細菌病毒在天氣轉暖的時候開始活躍起來。以往換季的時候,經常會發生流感等疾病,就是因爲這個原因。現在的很多小病,在古代就是絕症。古人們因此發明了很多辦法,來保健身體,增強免疫力。

在端午這天,人們希望對方身體安康,因此互祝端午安康。 所以,端午節是一個保健的節日,如果祝福端午快樂,就要叫人笑話了。

怎麼能夠保健呢?

五月份(農曆)是毒月,在此期間如果夫妻同住,容易導致“元氣大傷”。眼不見心爲淨,嚴於律己的古人以防自己衝動誤事,便有了五月送老婆回孃家住的習俗,俗稱“歸寧”。五月初一,出家的女兒臂系彩絲帶,胸戴紅絨花,盛裝隆重回孃家。因此端午節在古代也被稱爲“女兒節”。

此外,端午節時,古人還會飲雄黃酒。雄黃酒性溫,能夠驅除蚊蟲、預防疾病,對抗五月份的毒性,因此在民間很是流行。《白蛇傳》中白素貞飲雄黃酒後顯出蛇身原形的故事,正是在側面反映了這個端午習俗。


但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雄黃的化學成分是硫化砷,本身具備一些毒性。在加熱等條件下,硫化砷會轉變成氧化砷(砒霜)。所以,雄黃酒雖好,也不可多飲。

以前的端午節,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他們都有掛艾草,這也是出於保健的目的。艾葉中的揮發油對多種致病細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殺滅作用。艾葉的香味成分(揮發油)揮發出來後,不僅能有效地阻止蚊蟲靠近,還能有效抑制或殺滅細菌和病毒,能夠預防和治療流感。同時,艾葉還有一定的增強免疫作用。

端午節如果只是提醒人們注意身體健康,那就缺少趣味性,難以起到全民動員的作用。所以,端午節還開設了娛樂項目。

古人好射柳,就是一幫人手持弓箭,對着事先約定的柳樹放箭,先將柳樹射斷者爲勝。 這項活動最早源於宮廷,是爲夏日天旱的祈雨之禮。金元朝時期尚武,射柳也發展爲端午的熱門娛樂項目。古代娛樂設施有限,即使身爲貴族,過端午只能在柳樹身上找樂子。

現在的端午,有了更多豐富的形式,划龍舟、喫糉子這都已經是基本配置了。除此之外,端午節還在此之上有了政治上的昇華意義,因爲這個節日與紀念屈原聯繫到了一起。

屈原是楚國人,司馬遷對其推崇備至,“爲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後來屈原被其他人嫉妒進讒,三人成虎,他被放逐到長沙。後來聽聞楚王客死秦國,楚都被攻破,深感國破家亡的屈原做《懷沙》,自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之死,與周初“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類似,都有愛國主義的精神意義,然而屈原尤爲可惜,因爲屈原還是一個詩人、文學家。他開啓了除了《詩經》之外的新的體裁,被稱爲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可見其文學素養之高深。現在讀屈原的文章,不禁爲屈原的想象、辭藻讚歎,這得是什麼樣閱歷的人才能寫的出來?三國時的曹植一篇《洛神賦》已經讓人歎爲觀止,屈原所做,豈止一篇?

屈原聽聞國破家亡,既有死志,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爲?”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這個漁父決然不是普通人物,他能說出這麼有見地的話來,可見其通達人性,是一個隱士高人。只可惜他沒有勸住屈原,或者他可能認爲,如果勸住了,那也就不是屈原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價值理念不同,都是光明磊落之人。古人輕死重義,看重氣節,有豪傑風,所謂“去留肝膽兩崑崙”。

屈原去世後,其忠而見謗,信而見疑,卻初心不改,忠君愛國,尤其他不肯隨波逐流的高潔氣質,與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價值觀不謀而合,也是肉食者們對普通民衆的期望,其愛國主義的精神,成爲朝野共同的價值取向。因此,得到了社會的大力提倡與弘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