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月球或升級爲行星的新聞引發關注。衆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但這種定義未來可能被徹底顛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日前呼籲學界檢討行星的定義,認爲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一樣,擁有行星的特徵,應被重新定義爲行星。

月球或升級爲行星 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如果國際天文聯會接受他們的論據,不但冥王星可迴歸行星之列,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NASA“新視野”號冥王星探索任務總指揮斯特恩和5名同僚指出,公衆對行星一詞往往先入爲主,對其他非行星不感興趣。

  爲符合更嚴謹的科學定義和增進公衆認識,他們提出在地球物理學的框架內重新定義行星,即強調星體內在物理特質,而非外在的環繞特性。

  報道稱,在新標準下,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爲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石塊中成形,也應被視爲行星。

月球或升級爲行星 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行星的定義有三個要求:

  一是位於圍繞太陽的軌道上;二是有足夠大的質量使其表面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形);最後是已經清空了其軌道附近的區域。符合這些要求的也只有1900年前發現的8個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着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從古典時代的神聖的遊星演化到科學時代的實在的實體,人們對行星的認識是隨着歷史在不停地進化的。行星的概念已經不僅延伸到太陽系,而且還到達了其他太陽系外系統。對行星定義的內在的模糊性已經導致了不少科學爭論。 從遠古時代起,五個肉眼可見的經典行星就已經被人們熟知,他們對神學、宗教宇宙學和古代天文學都有重要的影響。在古代,天文學家記錄了一些特定的光點是相對於其他星星如何移動跨越天空。

月球或升級爲行星 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古希臘人把這些光點叫做“πλ?νητε? ?στ?ρε?”(即planetes asteres,遊星)或簡單的稱爲“πλαν?τοι”(planētoi,漫遊者),今天的英文名稱行星(planet)就是由此演化出來的。在古代希臘、中國、巴比倫和實際上所有前現代文明中,是人們幾乎普遍的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並且所有的“行星”都圍繞着地球旋轉。會有這種認識的原因是,人們每天都看到星星圍繞着地球旋轉,而且看起來好像是常識的認爲,地球是堅實且穩定的,應該是靜止的而不是會移動的。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一個恆星邊上,可能吸收了比較多的宇宙灰塵聚集,拿太陽舉例:太陽大約在40億年前,就吸收很多灰塵,灰塵之間互相碰撞,粘到一起。長期以來,出現了大量的行星胚叫做星子,當時至少有幾十億的星子圍繞太陽運動。星子之間作用規律是:兩個星子如果大小差距懸殊,並且彼此的速度不大,碰撞以後,小星子就會被大星子吸引而被喫掉。這樣,大的星子越來越大。如果兩個星子大小差不多,彼此速度很大,他們碰撞後就會破裂,形成許多小塊,而後,這些小塊又陸續被大星子喫掉。這樣,星子越來越少。大行星就是當時比較大的星子,無數小行星就是當時互相吞併時期沒有被喫的幸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