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俄關係自2014年全面惡化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就開始了全方面的針對。經濟制裁只是一部分,而雙方更大程度的博弈,則是基於軍事領域上。在軍備上,美俄暫停極具歷史意義的《中導條約》。在軍事行動上,雙方均在去年開展自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此外以美國爲首的北約軍艦頻頻出入俄後花園黑海,而俄羅斯戰機也是頻頻飛臨大西洋,對北約多國形成震懾。當然,儘管博弈存在,但是雙方還是保持着一定的剋制。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剛剛雙方卻真的差點產生意外。

據塔斯社近日報道,美國海軍第六艦隊新聞處對外聲明,一架美軍偵察機在地中海國際海域偵察時遭遇到一艘俄羅斯蘇35戰機的攔截,175分鐘內,蘇35戰機對美偵察機攔截了3次。然而在這三次中,第二次的攔截被美方批評風險極大,因爲此時的蘇35直接飛到偵察機正前方不遠,一旦處理不慎,就是撞機的結果。

很明顯,美國方面對於此次俄羅斯戰機的攔截行爲,還是十分不滿。儘管此前雙方也多次出現偵察和攔截的事件,但是類似於此次這種不安全攔截行爲,卻還是極少發生。

因爲這種極具風險的行爲,一旦真的造成事故,即便不會爆發戰爭,但是也會將局勢升級到離戰爭不遠。所以可以想象,一旦這艘偵察機和戰機撞上,那就真的世界震動了。

而從此次的事件我們還是能夠看出,美國和俄羅斯在軍事上的博弈依然頻繁。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講,美國勢力逐步滲透到俄羅斯的周圍,無疑是對俄羅斯的威脅,此次出現在地中海的偵察機很大程度上就是偵察位於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地區。

而俄羅斯作爲阿薩德政府的支持者,同時在此保持駐軍,自然有必要對其進行攔截。而從美國的角度來講,目前敘利亞西北地區局勢十分危急,美國派偵察機去看看貌似也合情合理。

但是這種事件的發生,同時也反應出一個問題。目前美國和俄羅斯的軍事挑釁行爲持續不斷,儘管雙方的本意都不是爆發戰爭。但是在如此頻繁的接觸中,萬一真的檫槍走火了,那就玩大了。所以美國和俄羅斯要是真不想爆發戰爭,還是少出現類似這種軍事挑釁,才能夠真正減少危險情況發生的幾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