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先导片播出后反响强烈,宋运辉时代命运引发共鸣

这条我一定要发在超话里!

#大江大河# #王凯大江大河# #王凯宋运辉#

自己都很难相信看到片花时的震撼,明明已经零零碎碎的见过了很多次的宋运辉,群演、剧照、花絮、片场repo……但真正的、鲜活生动的宋运辉,第一次见依然让我惊讶。完全是超乎想象之外的。

首先,是陌生的。这种陌生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新鲜,或者独特。仔细想想,王先生的这么多角色人生中,同年代的不是没有,但这样的宋运辉却是没有的。台词刚入耳,就浑身一个激灵的感受到了这种不同。几乎从未听过他用这样没有底气,弱而低的调子说话。因为是出身不好的小孩子,从小被压抑着成长,背负和忍耐着太多沉重的东西。所以,和姐姐的明朗对比,那是更加低微而犹疑的调子,哪怕画面中是阳光耀眼,是笑容铺面。语调与镜头像是被割裂,一面跟着两人欢欣雀跃,一面又因为台词的基调和隐隐知道的剧情走向而暗自心疼。这么想想,当初最早听到他细谈宋运辉,还是在发布会的群访上,瘦了很多的王先生顶着一双大眼睛说:宋运辉这个人,内敛,没有安全感 ,长期受打压……我一向喜欢听他聊角色,所以总是三言两句的轻描淡写,却总能一针见血直入要害。但并不始终是被欺被辱的样子。

最喜欢第三幕部分,看的时候整颗心像是被一只手用力的捏紧。之前姐姐口中饱含希望的社论,眨眼间换到小灰嘴里变成了他最后坚守的底线与倔强。年轻的男孩子傲骨嶙峋,笔直的站着心无旁骛,呢喃着逼迫自己相信的道理。围观却不敢上前的人群,汗湿的后背,倔强成一道光一般,雪亮刺眼。太喜欢这一幕了,短短10s的画面心里却能略过万千字眼,从希望到失望,从忍耐到坚持,从妥协到爆发,看起来瘦弱的肩膀和骨架支撑起最挺拔的脊梁。然后呢,少年人的犟像是初出茅庐的牛犊,弱小也弱小,但强大也强大。

有人说小灰这段几乎有些应激反应的执念,感官听力全线屏蔽,脑子里只有那一个念头。细节上确实能看出眼神空洞,话语反复,连姐姐去拉也没给回应,全靠肾上腺素死撑。短短10s而已,真是佩服!之后质疑父亲的那段,算是整段里唯一的爆发。熟悉王先生的观众应该记得他在其他戏里发脾气的样子。连同着北平的大闹五人小组,伪装者车前救大姐,季白审讯室里训人……而这次竟然又都不一样了。小灰连绝望的爆发都像是在赌气,隐去了霸道和强硬之后,只余下单纯的发泄,台词说得急快而短促,憋着一口气一般的青涩,是全然陌生的体会。大雨中的出走,言不由衷的指责,疾风骤雨的宣泄,余恨难消的委屈,对应着之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那沉甸甸的一跪……带着一点哭腔,是自责和自省,还有终于可以放下的那一点憋闷的委屈。少年稚嫩的肩膀担起全家的希望,这一瞬间却柔软的一塌糊涂。而最后那段拉着姐姐在大学里奔跑,雀跃得像是拥有了全世界。他们曾经也这样手拉手,在乡间的小路奔跑过,是姐姐在前,弟弟在后。曾经,小辉也怯生生的、亦步亦趋的跟着姐姐,听她念“要鼓励青年然报考大学……”而如今,还是同样的手心的温度,却换了样子。眉眼间熠熠生辉的男孩子,在骄傲的向姐姐展示着新的世界。

“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 ——英格索尔”

让人忍不住跟他一起,在最终落幕前笑起来。这一刻,阶梯教室也那么大,比整个红卫大队还要大。阳光斜斜暖暖的照进来,那个男孩站在讲台上张开手臂,像是获得了神邸的亲吻般无所畏惧。忍不住的,跟着他一起露出大大笑容。

世界上对勇气最大的考验是忍受失败而不丧失信心。——罗伯特·格林·英格索尔

Nice to meet you. Mr. Song那些沉默隐忍、磨砺潜行、历经风雨的男孩子;那些耐心、包容、善良而热忱的女孩子;那些认真、诚恳、踏实而努力生活着的人。有幸经历过那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之时代;那是最好的青春与最好的时代。迫不及待的想看成片了,希望在剧组的大家都能工作顺心,注意身体哦~

《大江大河》先导片播出后反响强烈,宋运辉时代命运引发共鸣

本文转自微博用户@是少女也是枪

运营人员:@孟里有德qiu凯风本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