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历史上令人耳熟能详的传奇名将并不多,韩信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其带兵打仗的能力无需多言,单单是击败项羽这条,便可称国士无双,一生百战百胜,后世将其尊为“兵仙”。然而,为汉朝立下不世之功的韩信,为何最终却落得被灭三族的下场?

此事应该分为几个阶段,在汉朝建立后,韩信的兵权就被夺走,从齐王变为楚王。没过多久,韩信被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最后被吕雉和萧何合谋害死,并诛灭三族。从这一系列事情可以看出,自汉朝建立后,韩信便不被信任,那么他自己是否有谋反的野心呢?

此事在历史上素有争议,若是韩信意图谋反,自然死有余辜。然而,当韩信手握军权之时都未曾谋反,又怎么会在解除兵权当一个淮阴侯谋反呢?这也说不通。所以,在通过一些历史记载,可以看出韩信确实是有野心的。比如,韩信曾在覆灭项羽的垓下之战前逼迫刘邦封他为齐王。

所以,韩信的野心并非是造反登基称帝,他是想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王。韩信当初在给刘邦出环定三秦的计策时曾直言:“将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但是刘邦对于分封异姓诸侯王这件事却很忌讳,他心里认同的是秦郡县制,分封之事只愿封给同姓,著名的白马之盟说的就是此事,直接表明若是出现异姓诸侯王,天下共讨之。

这种政治意见的完全不同,酿成了韩信的悲剧。刘邦知道汉朝建立后韩信被一贬再贬肯定心生不满,而刘邦此时已经60岁了,韩信只有30多岁,刘邦担心在他死后韩信造反无人可以收拾,索性痛下杀手。很多人觉得韩信是死于萧后之手,其实不然,如此重要的人物不经过刘邦首肯,怎么可能动得了手。

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快到评论区留言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