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我们以为的好事,虽出自好心,却经常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办了坏事。这样的关心与照顾,越是无微不至,剥夺就越彻底。

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不是一直是一种被广泛赞誉的美德吗,怎么说是个错误?是不是有些委屈和冤枉?

先听我讲一个亲身经历:

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个错误:育儿变成亲手挖坑毁孩子,恋爱变成分手

盲目的爱

我有一次去医院办事,正好看见医生在批评一位病人家属,说她对病人的照顾太无微不至了,是完全错误的。医生批评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情况是这样的:那位老人因病生活不能自理,正在这家医院做康复治疗。她家做子女晚辈的,用小勺喂老人吃饭。

那位医生解释说,病人的目标是康复,最需要的是自己训练的机会,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要尽可能自己拿筷子吃,拿不了筷子可以试着拿勺子,以此来恢复自己的能力。而家属的照顾,无意中剥夺了这个机会,也就是剥夺了老人康复的机会。

很多我们以为的好事,虽出自好心,却经常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办了坏事。这样的关心与照顾,越是无微不至,剥夺就越彻底。

这是不想让病人康复呢还是不想让病人康复呢?

我们以为的好心,其实是因为不懂科学。说重些,我们是犯了愚昧无知的错误。

不仅照顾老人如此,带孩子是如此,两口子相处也是如此。

有胆识、有见识的孩子才更可能有出息、更快乐

而光有知识缺乏见识更缺少胆识的孩子,就几乎不会成功。这是因为,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对社会的感知,都必须来自于自己的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智慧,你讲的道理就成了死道理,灌输的知识也成了死知识。

所以,要放手,要放心,放手让孩子犯错误,放手让孩子摔跟头,他犯的错误和摔的跟头,都是智慧的来源。有了自己的体验,知识才可能升级为见识;有了自己的体验,才有可能锻炼出胆识。有见识、有胆识,这样的孩子才容易成功、快乐。

“爱心”满满的家长往往会包办一切,不让孩子动手,代替孩子做决定,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这哪里是爱孩子?分明是害孩子。

从夫妻相处的情况来看,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无微不至”,也会侵犯别人的空间,让人渐感厌烦,你还很委屈。

在这方面,从九型人格的角度看,第一类型的人很容易因为“无微不至”的监督别人让人烦;第二类型的人很容易因为“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人烦……每个类型的人都有因为自己的“无微不至”让人烦的地方。

一厢情愿的无微不至,就是不了解别人的需求,也不尊重别人的需求。爱别人,请从停止“无微不至”开始。

唱个歌被砍掉脑袋,生个气被老虎拖走,征个婚被逼到跳楼,犟个嘴被一枪爆头,多句嘴被先奸后杀,开个玩笑被下毒毒死……一个又一个惨痛的案例,一次又一次的告诫我们,不会情绪管理,不懂自己也不懂别人,随时有可能得罪人,严重的丢掉小命!

情绪为什么难控制?因为方法不对头!因为只有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才真正管用!老九根据多年的读人经验,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研创了一套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三步识人法,和四步情绪管理法,特接地气儿,谁都能做到。感兴趣的朋友,你给我私信,暗号是“九哥”,老九私下里发给你。

老九就是我,当过主编,企业高管,阅人无数,教训满身。关注老九,我们一起解读人性,一起总结得失,一起快乐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