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年一晃而過,我想寫點我自己的乾貨送給大家。

對於2018年,絕大多數人應該過得都不太好。什麼股市暴跌,房價不漲。年底裁員。

以前人們一直說的“人生起跑線”,到現在已經沒幾個人提了。彷彿大家都認命了一般。

今天我在看文章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篇文章。

大家在裏面討論2018年年底的裁員,不少人的觀點我覺得挺可怕的。

他們是這麼想的,裁員其實也沒有什麼,最少還有一些補貼。要比公司直接破產,連工資都拿不到的人強多了。正好也是年底,拿着補貼出去旅旅遊,明年再找一個工作,努力幹,儘量不要在被裁員了。

這邏輯我覺得看起來都挺正常的。

不這麼想,難不成明年坐着等死?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經濟的不景氣是一兩年就能過去的?你怎麼讓今年被裁員的你,明年順利找到一份工作,你又怎麼讓明年找到工作的你,不在年終又被裁員?

現在的所有人都過的太焦慮的。

爲什麼?

因爲,老闆的腳始終踩在你的脖子上。

他讓你活,你就能活。他讓你滾,你就只能滾。

如何越來越自由?

什麼勞動仲裁,什麼勞動保護。真的被開除的你想過通過這些去和老闆折騰麼?

你折騰的起麼?

老闆養了一個專門的律師就是爲了搞你們這些不服軟的人,你比得過他的專業技能麼?

還有人說,你和老闆感情好,相信他不會踩你。

天真!

老闆活不下去的時候,他連老婆都能換,憑什麼就和你感情好?

我的觀點也許有些消極。

你如果聽不進去不用看下去。這也是我一篇發在內心的自白文。本就不想說的這麼直接,可情到真處收不住。

曾經的我辛辛苦苦爲老闆工作,最後我的成績就是他的事業。到走我都在爲了他的事業考慮,而他一句“至於這麼激動麼?”

如何越來越自由?

我就想明白了。

給人打工,你永遠在給別人的事業添磚加瓦,等他的事業哪天不要你這個泥瓦匠,轉而裝修的時候。你連一塊磚都別想帶走。

所以,就算我自媒體做不下去了,我如果再去找工作,一定要麼賺的我心裏舒服,要麼我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但從心底裏,我希望這一天永遠不要到來,因爲我喜歡自由職業的生活方式。

雖然沒有老闆定的節假日,但我多做一會兒就能多賺一點。這個還和開店買東西不一樣,完全是主動式的收入,多做多得。不用發愁開店沒有顧客怎麼辦,成本也低。

這幾年實體經濟太“虛”!

開個門店,賺的錢全是房東的。搞性價比又搞不過電商,弄服務一般人又做不好。加盟品牌說白了就是自己掏錢給品牌商打工。做的好還行,做不好了到頭來,品牌商穩賺,你就是玩兒一波品牌引流。

說實話,這世界很大,各有各的道。我以前見不少人伺候領導就伺候的挺好,從臨時工一路當了領導,繼續伺候更大的領導。

也有人技術做的很牛,在一個地區說一不二。

但這些人真的都太頂尖,常說20%的人賺80%的錢,而這部分在芸芸衆生中聯2%都佔不到。

大多數人的現狀是出了一個稍微複雜的東西,就要有人教一下才會用。要考個什麼東西,必須報個班心裏纔有底。

這纔是大部分,這纔是大多數。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內心也想自由自在的活着。

就像我一樣,我不想給老闆搬磚了。我就算自己搬的都是爛磚,只要我堅持,總一天我會用這些爛磚建一座自己的房子。

等到老的時候,房子依舊是自己的。而不是去追逐金飯碗,鐵飯碗,這些碗都是別人發的,說不定那天就換了。

我身邊也有人熱衷於考公務員。可是,人民公僕總共纔多少年,經歷了多少變化,大家是不是都忘了。

國企改革到現在縣級醫院都變成了醫療集團。

以前的鐵道部變成了鐵路公司。

我真的不知道現在鐵路上的人還是不是鐵飯碗。

如何越來越自由?

時代一直在變,追逐會變的東西就需要自己也跟着變。也許20幾歲時自己喜歡刺激會跟着浪潮,追逐風口。可年齡的逐漸長大,自己真的浪不動了,想找到一個安逸的事情,可以一直做到老死,這也許就是自己尋找的事業吧。

這些話也不能和身邊的人說,不懂你的人永遠不懂你,因爲三觀不合你會成爲別人背後的笑話。懂你的人也許只有在網上纔會找到。

寫了這麼多,不爲別的。也許2019年依舊會累個半死但我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好。

回看一下我這幾年的變化。

2016年,給老闆打工,給他做了一個淘寶店,幾乎做成了被動收入的形式,到我離開都是不用怎麼管,每天都能賣。

2017年,離開老闆,認清自己的資源,覺得自己做電商不妥。所以把之前研究的自媒體當成了主業。

2018年,自媒體小有成績,趕上自媒體的洗牌大潮。同時也對自己的未來規劃進行了大的梳理和思考。

如今,我總算可以背靠自媒體的巨大流量開始下一步的打算。

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也是我準備怎麼變得越來越自由的路徑。看起來很簡單,但這背後付出的辛苦,只有做過的人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