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北麓,蓊郁的森林环抱着一座古老的城市,蓝色多瑙河穿城而过,悠扬的乐曲随处可闻。人们盛赞她是“多瑙河的女神”。

与赫小夫聊起维也纳,在他陶醉的言语间,记者仿佛听到了满城仙乐飘扬,嗅到了咖啡醇厚的浓香……

维也纳头戴艺术华冠,“世界音乐之都”的美誉是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玛丽亚·特雷西亚女王当政期间,奥地利艺术繁荣发展,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中心。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等世界著名音乐家,都曾经从这片土地汲取创作灵感,留下传世名作。

维也纳的音乐,是可以用眼睛“欣赏”的。

这是一座用音乐装点的城市——音乐家的雕像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很多街道、建筑都以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故居、墓地每年也会有人前往瞻仰、凭吊……

维也纳皇宫花园中的莫扎特雕像

举世闻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距今已有150年历史。它不仅是音乐盛会的举办地,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造型和谐流畅,整体风格华丽灿烂,不负 “金色”之名。

维也纳的音乐,也可以随时随地让耳朵陶醉。

赫小夫告诉记者,走在维也纳,随时可以听见悠扬的乐曲——或来自某幢房子里的家庭聚会,或来自街头的即兴表演。总之,音乐是维也纳人的一种语言,将浪漫情怀一咏三叹,娓娓道来。

每年1月1日,维也纳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世界人民奉上新年礼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举办地点在金色大厅。

闭目聆听,维也纳是“悦耳的”;轻嗅她纯净的空气,又会被一阵咖啡的浓香吸引。

在维也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可见,喝咖啡是当地人一种非常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

咖啡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已有几百年历史。不同于酒精强烈的刺激,有别于茶水含蓄的浸润,咖啡自带亲切、热情的气质。一颗颗咖啡果实汲取了热带地区丰沛的阳光雨水,经过烘焙,释放出诱人的香味。无论是一个人的休息时间,还是与他人的社交互动,一杯香气袅袅的咖啡配一块精致小巧的蛋糕,这样的组合显得简单、自然又优雅,总能轻易弥合人们忙碌生活的缝隙。

在人文世界中,咖啡又与酒一样,都为“灵感”所青睐。在中国,李白斗酒诗百篇;在法国,巴尔卡克的写作过程一刻也离不开咖啡的陪伴。因其给人类神经带来的种种“惊喜”,咖啡与艺术,常结伴而行。

赫小夫告诉记者,当他循着香味走进维也纳中央咖啡馆,发现这味道不仅源自咖啡的自然芬芳,更源自这里延续百年的人文主义气息。

在中央咖啡馆门口排队等候入座

赫小夫告诉记者:“我们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排队等位。因为旅行时间紧张,所以在我的时间表里,花费这么久时间排队是很不容易的。我觉得既体验了这种老店,又享受了一餐美食,一举双得!”

赫小夫的妻子告诉记者,他们在中央咖啡馆点了一杯啤酒,一个鸡排(带配菜),一杯咖啡,一个小甜点,消费共计28欧,外加5欧服务费(共折合人民币260元左右),基本是中国五星酒店的收费标准。

咖啡馆的内部装修散发着西方古典文艺气息

说起中央咖啡馆最忠实的“粉丝”,奥地利诗人彼得·阿尔滕伯格(Peter Altenburg)绝对首屈一指。他虽然不是这里名气最大的座上宾,却把一生中绝大部分创作时光贡献在此,甚至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据说,他填写的收信地址都是中央咖啡馆。那句“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表达的就是阿尔滕伯格对中央咖啡馆由衷的喜爱。

中央咖啡馆内的阿尔滕伯格塑像

在维也纳街头,赫小夫同记者分享了这个有趣的见闻。

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都能抵达快乐,而当我们靠近伟大的灵魂,安于宁静的沉思,快乐便可作涓流,绵长深刻,润物无息。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慕旗

编辑:刘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