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芯片”

种业是杨凌农业、农科的核心

杨凌与种业

一对天然的“共生体”

似乎缺了谁都力不从心

站在全面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杨凌举棋定子

先人一步

正心诚意

达成所望

杨凌“新秀”先正达

5月28日

杨凌示范区与中国化工农化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

双方共同建设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

风从杨凌来,种业展新篇。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项目的建设将汇聚先正达全球优质资源,打造世界顶级种业技术工程中心和产品生产中心,培育种业科技创新生态圈,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种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这是杨凌示范区在现代农业

特别是种业发展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整个杨凌层面非常重视

杨凌也会因此贴上

辨识度非常高的“先正达”标签

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标记

就像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所说的那样,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作为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要履行好国家使命、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种业就要有更大的担当。

可以看出,在李婧的施政线路图中,种业的发展就是实现杨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核心点。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从杨凌与中国农化结缘

到先正达落户杨凌

可以说

是杨凌的诚意与速度的直接体现

是一次意料之中的事

早在2018年10月,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在京拜访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杨兴强,双方就共同打造旱区种业硅谷相关事宜进行洽谈;2019年3月14日,副省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魏增军在西安会见了中国化工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洪波,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合作;此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农化有限公司、先正达公司先后四次来杨凌实地考察,杨凌相关部门两次赴京进行拜访,就合作框架协议和签约事项进行再次磋商。经过多轮沟通和实地考察后,最终确定了合作框架协议内容,达成了签约意向。

杨凌种业怎么了

杨凌“新秀”先正达

对于杨凌而言,种业是杨凌示范区“发展册”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非比寻常。但长期以来,科研育种、成果转化、产业聚集等多要素加快转化的步伐未能紧跟其上,传统模式向新业态转变的创新动能还需进一步跟上。

当“兴奋点”遇上“痛点”,杨凌邂逅先正达的“大处方”,一边能加速种业转型升级,一边能撬动科技创新存量,这,正是破题的关键。

先正达靠的是什么

先来看看它的“气和血”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多个领域的国家队,在世界500强中居167位,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和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中国化工农化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农业及种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旗下的先正达公司是世界顶级农业科技公司,在农药创制、新型种子研发育种领域有享誉世界的卓越建树,在全球植保领域排名第一、种子领域排名第三,具有研科创新的强大实力。

不仅如此,先正达的领先技术还包括基因组、生物信息、作物转化、合成化学、分子毒理学,以及环境科学、高通量筛选、标记辅助育种和先进的制剂加工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企业,它与全球400多家大学、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这些,都意味着先正达在农业多个领域都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

先正达邂逅杨凌会产生什么?

无非是“里子”和“面子”

所谓“里子”,就是将先正达全球的资源以及中国当地的资源重新组合,促进高效种质创新,加速新品种创制,提升重要农作物种子的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通过开展行业合作和服务,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使我国种子行业整体得到提升和进步。内生动力不可估量……

所谓“面子”,就是以种业创新的“杨凌符号”与全球第一大植保、第三大种子公司紧密合作,推动育种研发、新品种推广、植保技术创新等,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万事俱备,乘风破浪!

杨凌种业转型升级之书签,从这一页开始,将书写新活力、新篇章。

杨凌何以能“中标”?

为何种业巨头先正达来杨凌布局

杨凌又是靠什么吸引项目纷纷落地

两者“运作系统”的各个齿轮相互“咬合”

或许能提供清晰的方案

企业投资是要考虑志同道合的

先正达科研育种实力雄厚

杨凌科教资源优渥

两者定位、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相互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和巨大的合作空间

另外

先正达之所以落户杨凌

是与其“硬实力”是分不开的

在杨凌种业发展的“版图”中

书写了辉煌的成绩

50年代的“碧蚂1号”,60年代的“丰产3号”,70年代的“矮丰3号”,这三个里程碑式的我国小麦主栽品种全部来自杨凌;

已审定通过“西农511”小麦、杂交油菜品种“西油2号”、“瑞阳”、“瑞雪”苹果等650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增加产值超过1000亿元;

近一年来,杨凌示范区先后引进培育各类种子企业26家,其中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14家,是全省省证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年种子交易总额约6亿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示范推广面积逾亿亩,已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之一。

杨凌“新秀”先正达

发展来自于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和蓬勃生长的新生力量,前者的核心是自驱,而后者的关键则是赋能。作为种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排头兵”,杨凌依托自身农科教特色,积极推动资本向种业领域投入,建成了一座集研发集聚、会展交易、企业孵化和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高端种业园区——杨凌种子产业园。目前,种子产业园入驻企业80余家,形成了和谐互生的现代种业发展环境。

这里,不仅仅是种业企业科研生产的“聚集地”,更是杨凌打造种业硅谷梦开始的地方……

打造全国旱区“种业硅谷”,一直是示范区不懈的追求。2018年11月,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专门下发文件,明确了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力争到2023年,建成种质资源保护完备、种子生产和检测能力领先、产业聚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种业中心,同时将以打造全国种业研发基地、实施种业企业“创新提升”工程、建设现代种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多项重点任务为重要支撑,发挥杨凌农科资源优势不可比拟的引擎作用。

可以说,杨凌种业的魅力独一无二,先正达育种中心将加快推动这朵“产业之花”提质升级、精彩绽放。

先正达会带给杨凌什么?

杨凌“新秀”先正达

在先正达与杨凌的双重语境下,双方发展需要解开哪些必答题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其次最直接的是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双重提升,这种鲶鱼效应正在建立杨凌新的发展坐标。

在坐标体系中,如果X轴代表先正达的育种技术、产能效应,Y轴之上则是杨凌在加速区校融合、科研创新、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多领域的潜力增长。

这两轴延伸得好,两者的发展空间就越大,这一点,绝对值得期待。

区校融合迎来机遇期,先正达拥有领先的育种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教资源雄厚,共同推动种业创新,两者不谋而合、恰逢其时。近年来,示范区不断完善“区校一体、融合发展”机制,先正达的落户,必将对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种业创新迎来加速期,育种是一场“慢跑”,而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通过知名企业的引领带动,培育种业科技创新生态圈。先正达项目建成后,会进一步推动杨凌在种业创新领域的投入力度,优化种业发展环境,深度参与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工程,着力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科研机构、种业企业做大做强种业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不断扩大杨凌种业品牌影响力。

招商引资迎来黄金期,招商引资作为杨凌的“头号工程”,先正达可以让杨凌招商引资带上光环,成为招牌。杨凌如何用好、用活这块招商引资“大蛋糕”,才是接下来面临的“挑战”。诚如杨凌示范区产业投资促进局负责人所说,先正达落户杨凌,意味着未来将有很多种业企业关注杨凌,这将给杨凌带来极大的机遇,给杨凌招商人极大的激励和信心。

人才引进迎来井喷期,先正达用硬实力释放吸引力,杨凌会成为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竞相追逐的高地,这无论是对高校毕业生、创业青年,还是高层次的领军人才来说,都是极大利好,因为“人才引进”和“城市发展”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杨凌迫切需要摁下人才体系的启动键,既是为了先正达所需人才引进平台的搭建,同时也有益于解决就业的难题。

当然,以先正达的实力,不仅是对上述领域的的极大促进,其对中小企业的虹吸效应也会更加明显。一方面,先正达带来的红利,足以让杨凌示范区中小企业把发展的蛋糕做大,让大家都分享到全球领先知名企业的便利和优势。另一方面,也会让先正达更快踏上杨凌发展的步调,形成相互推动、互相补给的种业发展集群。共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到2025年把杨凌建设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发挥积极作用,也为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水平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杨凌能为先正达提供什么?

先正达落户杨凌

前文讲述或许是最好的注解

在此背景下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

杨凌能给先正达提供什么

从2018年说起,杨凌示范区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这颗“新种子”播散的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方式,长出的也是新的发展枝芽……

杨凌“新秀”先正达

优越的营商环境,企业发展看中的是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先正达亦是如此,换句话说是更加看中。从这个层面来讲,先正达落户杨凌,是对杨凌营商环境最好的评价。去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大力实施“3631”方略,着力实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目标,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杨凌服务的“落实”,所以说,优化营商环境是杨凌亲商的不二“法门”,尤其是代表着高精尖段位的先正达。

配套的政策支持,牛羊逐水草而居,营商环境之外,政策支持,无疑也是企业看重的资源。今年3月,杨凌示范区印发《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共有10条,条条含金量十足,涉及行政审批、优化环境、企业减负等多方面,旨在鼓励、引导和支持示范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黄金十条”为民营企业发展打破 “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也为企业来得了、留得住、稳得下构筑了良好的生态圈。先正达这艘种业“巨轮”也必将因此行稳致远。

特色自贸服务,先正达落户杨凌,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唯一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自贸区有了落脚点。先正达需要“全球往来”,杨凌提供“全球对接”,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丝路沿线国家,为丝路沿线国家农业注入了强有力的“杨凌基因”,实现了互利共赢。从区位角度讲,杨凌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中央层面给予的“一带一路”、自贸区与即将来临的国家中心城市自不用说,整个产业的调整也在倾向杨凌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杨凌“新秀”先正达

对杨凌而言,种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也印证着国务院批复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中赋予的杨凌承担农业国家战略的责任。《批复》明确指出,力争到2025年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

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这是新的政策支持,同时也是新的挑战

面对新的挑战,杨凌示范区需要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这一切,似乎未来从先正达就可以洞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