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絕對是個偉大的職業,不過你知道嗎,宇航員在宇宙太空之中,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近日,NASA向公衆解釋了四種太空死亡方式,每一種都相當令人不可想象,所以宇航員真的特別偉大,他們承受的東西,遠非我們所能夠想象!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近年來,有關太空殖民的話題變得十分熱門,但許多人都忽視了飛向月球和火星的過程中蘊含着殘忍的真相:太空其實是一片寒冷、荒蕪、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有可能你第一次到那裏就遭遇不幸了。宇航員們都很清楚這一點,但是對有志於成爲太空旅客的人來說,有必要知道一些太空旅行可能面臨的致命危險。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讓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最爲顯而易見的危險——暴露在真空中。暴露在極度低壓的太空環境時,皮膚表面和軟組織最上層的液體會立即蒸發,導致血液中形成氣泡,以及一些嚴重、可怕的腫脹。不過,皮膚和循環系統產生的壓力會使膨脹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使你的身體不至於爆炸——科幻小說中喜歡描述的場景。

 

動物研究和人體暴露在真空中的少量數據顯示,你可能會在9到11秒鐘的時間內保持某種程度的清醒,然後就會因爲缺氧而暈過去。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資料,你的嘴巴和鼻子將迅速冷卻到冰點,而你舌頭上的液體,連同你肺部內表面的液體,也會迅速沸騰。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美國航空航天局預見到了這一問題,於是開發了宇航服,並將其稱爲“艙外機動套裝”。EMU本質上是一個自維持的太空船,由許多層材料構成,可以保護宇航員不受到真空環境、微隕石和極端溫度的威脅。

 

有什麼缺點嗎?“宇航服會增加行動的難度,即使是那些我們在地球上覺得輕而易舉的任務,”NASA約翰遜太空中心的布萊恩·丹斯貝里說,“套裝的分層加上加壓系統,使每一個動作都很費力,手指的動作尤其有挑戰性。”

 

#e#

 

下一代宇航服將更輕、更靈活,而且有更高的技術含量。未來的EMU還必須能應對全新的環境和新的危險。丹斯貝里說:“現在我們所用的EMU是爲了在微重力環境下使用而設計的,與在火星表面工作時的要求有顯著的不同。”目前的EMU還無法爲宇航員提供在火星上活動時所需的靈活性,比如彎腰檢取石塊,或者把一棵馬鈴薯從地裏拔出來。“火星還擁有一個大氣層,因此在火星上使用的宇航服在設計上需要與真空環境中所用的有很大不同,”丹斯貝里說道。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如果你計劃在這些先進的宇航服上市之前就進行太空旅行,那你必須做好宇航服破裂的準備,目前還沒有辦法對套裝的撕裂或刺穿進行密封,一旦出現這類情況,宇航員必須在套裝完全減壓之前迅速回到氣閘室內。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太空旅行很重要的一課是,保護你生命的宇航服有可能在不經意間殺死你。2013年7月16日,意大利宇航員盧卡·帕米塔諾正在國際空間站外工作。他的宇航服冷卻系統突然失靈,開始往他的頭盔裏緩慢注水。根據盧卡在2013年撰寫的一篇詳細博文,他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以爲頭盔後部的溼潤感可能來自他的飲水管,甚至可能是操作沉重的宇航服時產生的汗液。

 

然而,頭盔裏的液體溫度太低,不可能是汗液,而盧卡也沒看到飲水管裏有水漏出來。他接到命令,要求他停止太空行走,立即回到氣閘室。在盧卡返回途中,液體不斷增多,淹沒了他的臉頰和耳機。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更糟糕的是,爲了避開一根擋在返回路線中的天線,盧卡被迫改變方向,導致液體淹沒了他的鼻子,他的呼吸變得更加困難。隨着太陽轉到地球背面,他的周圍變得一片漆黑。他失去了方向感,無法確定返回氣閘室的路線。在這最爲黑暗的時刻,盧卡甚至考慮打開頭盔上的一個安全閥,將這些水排到太空中。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幸運的是,故事的結局還算圓滿,安全閥也沒有打開。盧卡順着安全纜繩回到了艙口,在那裏等待同伴克里斯托弗·卡西迪幫助他對宇航服重新增壓。盧卡對這場遭遇總結道:“太空是嚴酷、冷漠的前沿,而我們是探索者,不是殖民者。我們的工程師,以及我們周圍的技術,使一切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並不簡單,或許我們有時會忘記這一點。最好不要忘記。”

 

#e#

 

國際空間站從1998年運行至今,是一個狀況非常良好的空間實驗室。然而,國際空間站的健康,以及站內宇航員團隊的健康,正面臨着軌道碎片越來越嚴重的威脅。

 

國際空間站受到數百個微流星體和軌道碎片防禦系統的保護,是地球軌道上有史以來防禦最爲完善的航天器。儘管足以抵擋微小的塵埃粒子,但這些防禦系統還是無法承受一大塊太空垃圾的撞擊。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假設你是一位宇航員,當你乘坐聯盟號飛船回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你或許會覺得危險已經過去,可以慶祝勝利了。

 

錯!事實上,科學家還遠未完全瞭解微重力對人體的長期效應,另一方面,我們已經知道微重力會帶來一些令人不快的負面影響。“微重力環境會損傷人體生理機能,主要是因爲身體在太空中感受到的力與在地球上不同,”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所長JosephC。

 

Wu說,“漂浮或者在太空中拉伸自己,並不需要像在地面上時用那麼大力,因爲太空中沒有重力對抗你的動作。這會導致長期太空飛行時最嚴重的副作用之一:嚴重的骨質疏鬆。”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微重力的另一個副作用是嚴重的肌肉損失,”JosephC。Wu補充道,“與骨骼一樣,無法藉助重力進行鍛鍊,會使肌肉組織分解。”Wu目前正在對暴露於低地軌道環境後返回地球的細胞樣品進行分析,以研究微重力對心血管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的影響。在地球軌道上,心臟在推動血液循環時並不需要十分賣力。與任何不經常使用的肌肉一樣,心臟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萎縮,並且會變得更接近球形。

 

#e#

 

微重力對宇航員身體健康的破壞還體現在其他方面,並不只限於骨骼和肌肉的退化。在低重力環境下,體液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並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包括眼球后部的變形——最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視野模糊。2017年由NASA資助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太空旅行的長期影響可能更具有危害性。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通過將人體幹細胞移植到小鼠體內,美國維克森林再生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模擬了相當於爲期三年,行程約2.3億公里的往返火星之旅中受到的深空輻射。研究人員發現,漫長的太空旅行不僅可能削弱宇航員的免疫系統,而且會導致引發白血病的遺傳損傷顯著增加。

 

NASA解釋四種太空死亡方式 原來宇航員這麼危險?

 

宇航員

人類在太空中遭遇生命危險的事例很少。日新月異的科技使人類在太空中的存在變得相對安全(至少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此)。然而,現實情況是,生命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殞沒在太空中。宇航員們都清楚這一點,然後義無反顧地前往太空。我們應當尊崇那些冒着生命危險,拓展人類科學邊界的個人,然後銘記國際空間站的訓言:離開地球,爲了地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