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邊都有不少的朋友,在這些朋友當中,想通過跑步健身或減肥的肯定不在少數,買了跑步機放置家中的也不在少數。然而調查發現,10個想跑步的人,8個堅持不了!但剩下那兩個堅持下來的都跑的很好!越跑水平越高,越跑越開心!

同樣一起跑步爲什麼結果差距這麼大?難道堅持跑步也要遵循二八定律?把這個問題分析透徹了,一定可以讓跑步運動堅持下去。

跑步的原因無非這幾個:減肥瘦身、健身健康、個人愛好!但不想跑步的原因或者說跑步失敗的原因卻非常的多,但歸結起來也有跡可循,這三點是最爲常見的原因,如果避免這些原因就一定能將運動堅持下去。

1、堅持21天了嗎?

爲什麼是21天呢?這裏就要說到一個21天法則,因爲人要養成一個習慣,最重要的是大腦要建立起一條神經通道,有點類似人體生物鐘那樣每天會在固定時間起牀一樣的效果。也就是說要養成一個習慣必須經過21天的重複纔行,想要形成穩定的習慣則需要90天的時間。就拿跑步來說,一旦定了計劃就應該每天堅持,比如說每天早晨6點準時開跑,21天后可能就會形成了神經反應,這時候不跑步就感覺缺少點什麼。

所以當你無法堅持跑步的時候,要問問自己是否堅持夠21天的時間了?是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在跑?

2、科學跑步了嗎?

“科學跑步“關鍵在於科學兩字,跑步需要一個正確的方法論。很多人覺得跑步是個抬起腿就能跑的運動,對於跑步姿勢和強度都不太在意,所以一開始跑的時候對這些並不在意,很容易超過身體負荷而渾然不知,最後導致膝蓋疼痛等損傷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想必大多數人會打退堂鼓而跑休了。

膝蓋疼的情況下跑休自然是沒錯,但是對於跑步習慣養成的初期就跑休的話,很容易讓人回到舒適區,畢竟跑步的時候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是很難受的。所以,想要順利的渡過21天習慣培養期,那就要科學跑步,注意跑姿和跑量,做到跑前熱身跑後拉伸,才能夠跑的舒服並堅持下去。

3、自我鼓勵和自律了嗎?

做任何一件事都能成功的人並不是單單的運氣好,而是有一個很難能可貴的品質,那就是超級自律。而跑步這件事就像馬雲說過的一句話一樣:“任何人,都必須學會在沒有鼓勵,沒有認可,沒有幫助,只有壓力的情況下獲得勝利!如果你靠別人的鼓勵才能發光,你最多算個燈泡。我們必須成爲發動機,去影響其他人發光!”

這句話對於跑步來說是不是一語中的、如雷貫耳?能否堅持跑步,原因不在外界,而在於自己。不能因爲跑步容易受傷就不敢跑了;不能因爲天氣不好就不跑了;不能因爲有個應酬就理所當然的跑休了;凡是能將跑步運動一直堅持的,都是很自律的人,所以萬科在招聘的時候就提出跑過馬拉松的優先錄取,這正是對於這種品質的認可。

說完這3條原因,有沒有說中自己呢?是不是很清楚接下來應該怎麼做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