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研究人員7日說,對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發掘的一個史前海鳥骨骼化石的分析表明,這種海鳥可能是地球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最大鳥類,其翼展介於6.1米至7.4米之間,在天空中翱翔數公里不用扇動一下翅膀。美國達勒姆國家進化綜合中心的丹尼爾·克塞普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這種海鳥平均翼展爲6.4米左右,超過了此前的紀錄保持者——早已滅絕的阿根廷巨鷹,而且是現存地球上最大鳥類皇家信天翁翼展的兩倍。

 

  模擬圖

  想象一下一隻大鳥展開巨翼橫空滑翔的場景。美國研究人員7日說,對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發掘的一個史前海鳥骨骼化石的分析表明,這種海鳥可能是地球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最大鳥類,其翼展介於6.1米至7.4米之間,在天空中翱翔數公里不用扇動一下翅膀。

  美國達勒姆國家進化綜合中心的丹尼爾·克塞普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這種海鳥平均翼展爲6.4米左右,超過了此前的紀錄保持者——早已滅絕的阿根廷巨鷹,而且是現存地球上最大鳥類皇家信天翁翼展的兩倍。

  這種鳥類的化石是1983年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建設挖掘過程中被發現的,化石包括多個翼骨、腿骨以及一個完整的鳥頭。

  按照克塞普卡的話說,單單一個上翼骨比他的手臂還長。由於化石太大,當時還動用了挖掘機挖掘。根據該鳥類巨大的體型以及上下頜尖刺狀的骨齒,克塞普卡判斷它屬於僞齒鳥科,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史前巨大海鳥,估計生活在2500萬年至2800萬年前,當時地球上恐龍已經滅絕,但最早的人類尚未在美洲出現。

  它輕薄與中空的骨骼、粗矮的腿骨以及巨大的翼翅使研究人員相信,這種巨鳥可在空中輕鬆自如地翱翔,但在地面上卻很笨拙。由於它龐大的體型超過一些科學家所認爲的飛行動物的理論上限,他們利用電腦模型研究了這種鳥的飛行機制。

  模型表明,這種鳥可能跟阿根廷巨鷹一樣,由於體型巨大,單靠扇動翅膀可能飛不起來,而是沿着斜坡奔跑後乘風而起,其原理類似於人類操縱滑翔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