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厚重家國情懷展現高考改革成果

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遵循高考改革工作思路,在取材上立足於現實,考查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注重個人與國家時代的結合,充分發揮了高考在素質教育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 此次高考語文命題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導向和追求,展現了高考語文內容改革的成果。

6月7日,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新鮮出爐。適用於河北、河南等地的全國Ⅰ卷,要求考生結合材料寫一篇演講稿,倡導“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適用於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的全國Ⅱ卷,要求考生以當事人的身份寫作,其中一個可選場景是,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高考語文北京卷則有兩個可選題目,分別涉及中華文明的“韌性”,以及“2019的色彩”——歡慶共和國70華誕、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一如既往地引起了熱議。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每套試卷的作文命題都有一定深度,也給了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間和發揮餘地,同時,濃濃的家國情懷更成爲今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的主要特徵。

今年是一個特殊年份。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積極呼應新中國成立70週年、五四運動100週年的重大時代主題,突出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在展現宏大社會議題的同時,讓考生將個人的成長置於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給了考生切合個人實際情況進行發揮的空間。這樣的試題設置有利於啓發每個考生深刻領悟,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並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有利於考生進一步厚植家國情懷,與祖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

今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中承載的厚重家國情懷,也是近年高考改革成果的展現。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新時代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闡述和部署。會議確立了高考改革工作的基本思路,要求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奮鬥精神等方面的考查,要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扭轉高中教學中重視智育、忽視德育的問題。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遵循高考改革工作思路,在取材上立足於現實,考查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注重個人與國家時代的結合,充分發揮了高考在素質教育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

此次高考語文命題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導向和追求,展現了高考語文內容改革的成果。“青春接棒,強國有我”“畫裏話外,師生情長”“夙興夜寐,灑掃庭內”……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將深厚的家國情懷以貼近考生的生動方式,呈現在試題之中。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以各種方式激活了考生的身份角色意識和交際情境意識,引導考生去了解各種歷史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讓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記載,讓考生真正有所感悟和思考,激勵着他們化作奔騰的浪花,“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

高考是連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重要紐帶和關鍵環節,也是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命題從材料選擇、題目設置等方面充分挖掘優秀品德文化內涵,充分發揮了高考作文在傳遞核心價值觀念方面的導向功能,對考生及青少年的品德修養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同時,有關試題也展現了高考改革成果,爲建立科學教育評價體系做出了有益嘗試。(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