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來自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稱,目前還有一種新的理論能夠解釋月球的形成,該理論認爲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破壞性更強,導致地球和“忒伊亞”的神祕星球物質分崩離析,形成大量碎片雲,進而形成了月球。在月球的形成問題上,科學家都傾向於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剛誕生不久的地球相撞,來自馬里蘭大學的地質學教授理查德·沃克博士認爲由於地球遭到非常嚴重的撞擊,大量的物質分離形成了碎片雲,這些碎片物質最後再聚集形成了新的地球,同時在地球周圍軌道上形成早期月球。

 

 

一顆名爲“忒伊亞”的星球撞上了地球,最終導致了月球的出現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已經發現月球形成於一次地球大沖撞中,大約在44.5億年前,一顆名爲“忒伊亞”的神祕天體撞擊了地球,最後地球上被剝離的物質形成了月球。來自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稱,目前還有一種新的理論能夠解釋月球的形成,該理論認爲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破壞性更強,導致地球和“忒伊亞”的神祕星球物質分崩離析,形成大量碎片雲,進而形成了月球。這也能夠解釋爲什麼地球與月球具有相同的物質構成。

 

在月球的形成問題上,科學家都傾向於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剛誕生不久的地球相撞,來自馬里蘭大學的地質學教授理查德·沃克博士認爲由於地球遭到非常嚴重的撞擊,大量的物質分離形成了碎片雲,這些碎片物質最後再聚集形成了新的地球,同時在地球周圍軌道上形成早期月球。在月球形成後,它已經擁有和地球類似的同位素組成,畢竟撞擊後的碎片雲主要物質來自地球,因此月球上也擁有與地球相同的元素。

 

科學家發現地球和月球擁有類似的“鎢”同位素,不過有個區別,地球上的鎢-182會相對少一些,其原因在於地球被撞擊後分離出的物質中鎢-182也相對較少。這個模型雖然建立在“忒伊亞”天體撞擊地球的基礎上,但排除了“忒伊亞”物質構成與地球類似的猜測,因爲此前的研究認爲地球和月球物質構成基本相同的原因在於“忒伊亞”星球的物質構成也與地球類似,這樣兩者相撞後的產物纔會出現相同的物質構成。

 

馬里蘭大學的研究成果並非受到廣泛認可,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和位於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科學家堅持此前的觀點,認爲“忒伊亞”星球實際上與地球擁有相同的成分,而不是地球被碎片雲覆蓋後重新形成的新生地球與新生月球。不論如何,關於月球形成的理論暗示太陽系早期是個非常混亂的世界,天體之間的碰撞可能更猛烈和頻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