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大家很关注昆山砍人被反杀事件,究竟白衣男的行为,是否属于防卫过当?他的结局,在法律层面,会怎么样?

江苏的一个地方的电视台,针对这个案件,做过一个调查。大概45万的民众在网上完成了调查,大约38万的网友,认为白衣男没有防卫过当。

大家都很关心法院会怎么判,我更关心,事件背后,其他的一些问题,一些关于心理的问题。

我不说白衣男做得对不对。但我认为,他的选择是对的。从心理上讲,他有两个选择,要么恐惧逃跑,要么愤怒反击。

而愤怒,很必要,因为,适者生存!这是生之本能!

02

事件背后的问题,很重要。

第一个问题,宝马男,为什么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向?为什么肆无忌惮拔刀砍人?

第二个问题,白衣男,为什么会奋起反抗?整个过程,他的内心起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03

先来回顾一下这个事件发生始末。

8月27日晚,江苏省昆山市震川路发生一起持刀砍人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事发时,宝马车内一男子与一名骑电动车男子因交通问题发生口角,继而升级为持刀伤害,拿出刀先动手的一方,却被骑电动车的另一方夺刀杀死。

昆山警方此前曾向媒体表示,宝马车内砍人男子事发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另据昆山市检察院29日介绍,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

路边的监控记录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视频中显示,一辆白色宝马车驶入非机动车道,与正常骑行的电动车发生争执,宝马车后座一男子下车与骑车人发生口角,尽管有女伴相劝,但两人仍旧发生推搡。

此时,宝马车司机从车上下来,对骑车人(白衣男)拳打脚踢,后又返回车内拿出一把长刀,砍向骑车人。骑车人虽然连连躲避,但仍被砍中。

未曾想宝马车司机在砍人时,长刀不慎落地,骑车人抢先一步捡起长刀,反过来砍向宝马司机。宝马司机连连躲避逃窜,但骑车人不依不饶连砍数刀。

后来,有相关图片和网络信息显示,宝马车司机被骑车人砍杀身亡。

04

先看看第一个问题。宝马男为什么下车就对白衣男拳打脚踢?

宝马男,被网友扒出来,人称龙哥。

他是两年前来到现在所住的小区的,租的房子,带着老婆孩子。

那时,他刚出狱不久。

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决书显示,19岁时,他在北京盗窃,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判四年六个月监禁。

刑满之后,他来到江苏昆山。2006年9月,他因为打架被昆山市公安局处行政拘留五日。此后不到半年,他又因为敲诈勒索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判刑九个月。

2009年5月,他因为故意毁坏财物罪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出狱后,又因琐事两次与人发生冲突,致对方左侧胸腔积液和骨折。

2014年5月13日,刘宸龙被昆山市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罪名判处了一年三个月有期徒刑。

据统计,自2001年至2014年,他至少五次被捕,刑期累计达到9年半。

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他有两个账号。

穿着黑色紧身上衣,对着挂在墙上红色的拳击垫左右出击、上下勾拳,是他发布最多的内容。

除此之外,是展示肌肉和身体的俯卧撑,几秒内迅速爬树干,昂着头微笑的自拍照,几乎所有内容都围绕着他本人。

在朋友圈中,他也经常拍图片和短视频展示自己的生活,有和朋友的聚餐玩乐,也有和爱人的自拍。

视频中,他光着上身,纹身图案从前胸绕过后背,脖子上挂着一串连珠项链,左手常夹着烟,有时向旁人展示拳脚功夫,有时则抖动肚皮跳起“肚皮舞”。

05

看了宝马男的经历,我觉得,他在那天晚上,动不动就拔刀砍人,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

根据心理学的情绪理论的分析,宝马男当时处于一种非常愤怒的情绪,他的行为,被自己愤怒的情绪所主导,做出激烈的攻击行为。

愤怒,是强烈希望伤害某人或者将其赶走的心理状态。

愤怒是情绪的一种。

情绪是对刺激的反应。比如,感觉环境或者敌人的力量比我小,就攻击,就愤怒;反之,对方力量比我大,就逃跑,就恐惧。

每种情绪都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感受和行为。

比如,愤怒这种情绪,宝马男认为白衣男车挡住了自己的车,而且他还敢跟自己的朋友吵架。

他认为对方冒犯了自己,就冲下去对白衣男拳打脚踢,甚至拿刀去砍他。这是他对当时环境的认知和行为。

他感觉到了内心的愤怒。

他为什么会产生愤怒的情绪?

跟他的经历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如果他当时有喝酒,也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

首先,他的个人经历。18岁出来社会,差不多有10年时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对于他来说,法律或者监狱,并不能让他害怕。甚至,整个社会,几乎没有让他害怕的东西。很恐怖吧。

所以,他经常因为打伤他人而入狱。因为他无所畏惧,经常处于愤怒的心理状态。愤怒又让他极容易与其他人发生冲突。

这是他大脑里形成的认知,没有什么东西对自己形成威胁。

其次,宝马男开宝马车,身边还有两个朋友,感觉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力量比对方大。再加上车上有长刀。压倒性的力量优势,也是他当时处于愤怒状态的重要原因。

如果,当时他还喝了酒。

喝了酒或服用了镇静剂的人有时会打架,这是因为他们对伤害的恐惧受到了抑制。

通过上面的分析,宝马男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持刀砍人几乎是必然。

06

第二个问题,白衣男为什么会奋起反抗?整个过程,他的内心起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白衣男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白衣男41岁,在一家酒店当电工主管,收入不高,但稳定。

去年他17岁的儿子突然查出患上了淋巴癌,到目前为止还在治疗。他儿子跟着前妻,但知道儿子得病后,东借西凑凑了近10万元给儿子治病。

然而祸不单行,到去年11月69岁的父亲又查出了脊髓炎,没想到不到2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个人经历没有显示他属于什么样的性格,只能从当时的环境来判断他的心理状态。

07

看看视频,宝马男下车对白衣男拳打脚踢,两个朋友也一起围着白衣男。

当然,周围还有其他旁观者。

这种情况下,白衣男会有什么反应?

他没有逃跑。按照情绪的理论分析,认为对方力量比自己强大,就逃跑,就恐惧;反之,就攻击,就愤怒。说明他当时的情绪,是愤怒,他反击了。为什么?

他认为自己的力量,比对方三个人的力量还要强大?

在身体上的力量,白衣男不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对方强大。

但是,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围观。白衣男认为对方占用非机动车道,自己被追尾,对方是违法的。

而且,对方还先动的手,理亏。

所以,在认知上,白衣男认为自己并不势弱。他也处于极端愤怒的心理状态。

直到宝马男拿出了长刀,砍向自己。

我相信他被砍那一刻,是感觉到了恐惧的。他躲了,但是没躲过,仍然被砍中。

我想,他这个时候的情绪会很复杂,既有生命遭到威胁的恐惧,又有被侵犯的极度愤怒。

两种情绪,都会让他的血液快速运转,供给到四肢,呼吸变得飞快,血液流转得更快。他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大有力,或者快速逃离,或者奋力反抗。

但是,这个时候,能逃到哪里去呢?无处可逃。

也在这个时候,反击的机会出现了。宝马男的长刀脱手,两个人一起冲向长刀。

白衣男,身高手长,夺到了长刀,凭着本能,砍向了宝马男。宝马男逃,白衣男追砍。宝马男倒地毙命,白衣男手不离刀,紧紧握着,直到警察到来。

08

情绪,是一种适者生存的本能反应。

愤怒,很必要,这是生之本能。

不能适度表达情绪的人,不能很好地生存。就像白衣男,如果他没有保持那种愤怒的状态,躺下去的,就只能是他了。

我想,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我们的文化,向来是推崇压抑自己的情绪的。

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美国,会怎么样呢?

今年7月,佛罗里达州一家便利店外,两名男子因一个残疾人停车位发生争执,28岁的非洲裔男子马基斯·麦克洛克顿将47岁的白人男子迈克尔·德雷卡推倒在地,德雷卡随即向麦格克顿开枪,导致后者身亡。

随后警方表示,开枪杀人的德雷卡不会受到任何刑事指控,因为他受到该州“不退让法”的法律保护,属于自卫杀人。

警方所说的“不退让法”,正是美国的“公民自卫法”。

该法规定“一个人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武力自卫,有合理理由相信非法的威胁,没有义务先撤退。”

根据“不退让法”,美国公民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致命的武力进行“自我防卫”或“坚守阵地”,法律对使用致命武力的人将免除刑事指控,免于法律控诉、攻击、拘留、逮捕和民事诉讼。

我并不是说,美国的制度或者法律就比中国的好,只是认为,中国人太过压抑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压抑愤怒的情绪。

传统或者风俗会不断提醒我们,要以和为贵,要保持中庸之道,要家和万事兴……

家和就能万事兴吗?不见得。

看到过这样一组数据,数据显示:

在我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妇联系统每年受理4-5万件家暴投诉近10%的故意杀人案涉及家庭暴力;受害人平均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很多的受害者,她们被殴打,被辱骂,被虐待,甚至可能被杀害。

如果我说,被家暴的女性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会不会很欠扁?但事实上,女同胞们,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

对方实施家暴,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要在被家暴35次之后才报警?

是她们的不反抗,不愤怒,让对方无底线,无所畏惧。

遇到其他的暴行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再说一遍,愤怒很必要,这是生之本能。

09

我们还常常被教导,遇到危险,不要反抗,先保证生命安全。

可是,不反抗,不愤怒,就能保证安全吗?

我表示怀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