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8年10月20日,慈禧将新一代醇亲王的长子,年仅两岁的溥仪命人接到宫里养育,意为接任光绪皇帝的宝座,同时任命新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这一切都是慈禧在为新皇帝的登基做准备,与此同时还为新一代醇亲王选址建造新的王府,也就是为醇亲王家族准备第三次搬家。醇亲王的儿子做了皇帝,醇亲王整个家族是欲哭无泪。

1850年正月,道光皇帝病危,预料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召集群臣打开早已写下皇太子人选的储匣,宣布继任皇帝的人选。道光皇帝的朱谕是立皇四子为太子。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道光皇帝的储匣朱谕

皇四子全名爱新觉罗·奕𬣞(zhǔ),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咸丰皇帝。咸丰皇帝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在道光皇帝的众多皇子中,在世的还有老六、老七、老八、老九。随着咸丰皇帝的即位,清王朝一个新的时代开启。

咸丰皇帝在位的一生中,可谓是多灾多难、内忧外患。因此历史给咸丰皇帝的总结,刻下了“不作为皇帝”的印记。比起咸丰皇帝的“不作为”,人们的关注点更容易放在她的女人身上——慈禧,而咸丰就是把慈禧推到时代风口上的男人。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慈禧

慈禧很有才,且在二十一岁时为咸丰生下独子,此后被封为懿贵妃。慈禧在后宫女人中的风头,甚至压过了皇后慈安。同时慈禧又因为经常替咸丰皇帝口授代笔批阅奏折,干涉朝政,借此又引发大臣对其极大不满。此时的慈禧可谓是风头很大,最终在“差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的抉择之境,慈禧成功上位,成为清王朝末期实际的统治者。于是一个家族的命运,也随着发生着改变。

咸丰皇帝的七弟、也就是慈禧的小叔子爱新觉罗·奕𫍽(xuān),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是道光皇帝的“老来子”,十岁时被封为醇郡王。醇郡王19岁时(1859年),在慈禧的撮合下,娶了慈禧的妹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慈禧是在有意拉拢这位小叔子。醇郡王成亲后,按照惯例分府出宫,这个家族于是开始了第一次搬家,新的府邸也就是历史上第一座醇王府。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奕𫍽

“醇郡王”是一个怎样的身份?作为皇帝的儿子,此时哥哥又当上了皇帝,不过是按照惯例给封了个郡王。咸丰皇帝碌碌无为,弟弟自然也得不到什么特别照顾,况且这个弟弟还是一个青葱少年,手上也没有掌握重要职务,前途命运基本是风淡云轻。

而此时慈禧的境况又是另一番景象。批改过奏折也好,对朝政大事发表过意见也好,顶多也就算得上是在皇帝的岗位上实习过,打过黑工。对于自己的实习生身份转正这件事,慈禧恐怕也会觉得好笑。毕竟自己还只是个女人,但作为女人,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全部能量发挥淋漓尽致。从宫女到今天的位置,到后宫基本无对手,这也算是对自己作为女人最好的慰藉。除此之外,慈禧手上还有一张能让自己继续无限绽放的王牌,那就是为咸丰生下了独子。虽然慈禧也是靠这张王牌出道,但是王牌最终的威力,她自己和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同治皇帝画像

醇郡王虽然搬了新家,但是自从娶了慈禧的妹妹,换句话说被慈禧盯上了,就不可能高枕无忧了。两年后的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慈禧干了件什么事呢?联合咸丰皇帝的家族势力,一举铲除了当朝的王公大臣也就是慈禧的敌对势力,同时也是咸丰皇帝临死前任命的八位顾命大臣。慈禧下手之快,让对手毫无还击之力,下手之狠,让对手永无翻身之日。

儿子铁定是继承皇帝位置的,慈禧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着急下手呢?简单来讲,因为有了咸丰皇帝任命的八位顾命大臣,慈禧面临最终的局面将会是:儿子还是自己的,皇帝却是别人的。况且这八位顾命大臣早就想除了这位在皇帝身边指手画脚的女人。在整个事件中,慈禧作为主角成功上位,登上了皇太后的宝座。醇郡王虽然作为配角,但也是水涨船高,得到的封赏如同雪片般飞来。这次事件中,慈禧给醇郡王安排的任务是,拿下了八位顾命大臣中慈禧最视为眼中钉的肃顺。肃顺的下场,随后就被斩于菜市口。皇帝的年号也被重新改为“同治”,可见慈禧的手腕之硬。儿子当上了皇帝,儿子是自己的,皇帝也是自己的,这才是慈禧想要的。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慈禧

在没有对手的日子里,慈禧是孤独的。但是当对手于自己强大到完全不是同一个量级的时候,能做的也只能是无动于衷,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孤独?毕竟奢靡、享受、荣华富贵,体验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人来人往、阿谀奉承、钻研算计,最终都不过是自损元气。1875年,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死于非命,慈禧的手段也让人越发觉得恐惧。

儿子没了可以找个后备的,但皇帝的宝座不能丢。于是慈禧又想起了一直匍匐在脚下的小叔子兼妹夫。当年的醇郡王现已是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醇亲王,膝下正有一四岁的长子,还正是慈禧的妹妹所生。排除万难,慈禧最终让自己老实巴交的妹夫的儿子当上皇帝,也就是光绪皇帝。原本在咸丰皇帝去世前,慈禧的能量算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没想到慈禧超长待机又续了两朝皇帝。

醇亲王的儿子做了皇帝,醇亲王整个家族是欲哭无泪。要知道慈禧当朝,前有同治皇帝的前车之鉴,现又送上光绪,怎么能落得个好下场?这些先且不说。儿子当上了皇帝,按照惯例,醇亲王一家又得搬家,这第二座醇亲王府也就是多数人所熟知的“北府”。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载沣

对于慈禧,醇亲王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恐怕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慈禧的手腕了,生活还得继续过,再难也得扛着过。直到1891年,醇亲王病逝,继承他亲王爵位是他的第五子载沣。老醇亲王虽然没有亲眼见证儿子光绪皇帝被慈禧迫害的下场,但是这个家族的悲剧,还是在持续着。而老醇亲王留下的唯一“大工程”,就是把兴建海军的很大一部分费用挪用兴建颐和园来讨好慈禧。最后颐和园没有建成,只留下颐和园中一座巨大的石舫船。

1908年11月14日,从宫里传来噩耗,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暴毙,此前光绪皇帝一直被慈禧幽禁,而新一代的醇亲王依然不能摆脱慈禧的魔爪。1908年10月20日,慈禧将新一代醇亲王的长子,年仅两岁的溥仪命人接到宫里养育,意为接任光绪皇帝的宝座,同时任命新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这一切都是慈禧在为新皇帝的登基做准备,与此同时还为新一代醇亲王选址建造新的王府,也就是为醇亲王家族准备第三次搬家。光绪皇帝暴毙当天,慈禧任命溥仪继承皇统的懿旨就下达。从慈禧下旨抱走新醇亲王家族的这个幼子开始,这个家族已经陷入崩溃。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溥仪

慈禧的算盘打得很清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可是终究人算不如天算,在她颁布溥仪为新任皇帝的懿旨第二天,超长待机的她终于也一命呜呼。作为对清朝晚期影响最大的女人,她创造了一段永远不可抹去的黑暗史。她寄托在溥仪身上的希望没能实现,清王朝最终却在溥仪身上画了句号。

清王朝的黑暗史: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家族两代人为慈禧奉献了一生

溥仪

醇亲王家族虽然并不是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的执牛耳者,但是这个家族却也潜移默化改变了历史。所谓千古罪人远远不止一人,帮凶和主谋也一样可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