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最開始發展的時期,很少在汽車市場能夠看到突然湧現許多新車企這種局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都在於新能源汽車,由於這個具有明朗前景的市場正在蓬勃發展着,自然是讓不少新興企業看到了契機。

儘管前景巨大,但有專家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2019年開始中國汽車企業倒閉、兼併或將成爲主流。"在日前的一場有關汽車新四化趨勢論壇上,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這樣表示。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在試錯的過程中進入的電動化

倒閉、兼併或爲車企2019年主流,專家朱西產這番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從他指出的重點來看,車企在智能、網聯、電動、共享這四個領域中,目前來看僅"網聯"能給企業帶來盈利,而自動駕駛技術的未來還不確定,電動化、共享化都還處於"燒錢"階段,談用戶體驗尚早。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然而處於燒錢階段的智能、電動、共享,還要燒錢燒多少?燒錢燒多長時間?正確的方向在哪裏?

朱西產是這樣認爲的:火車的電動化、軌道交通的電動化是在技術路線明確、技術成熟的情況下進入電動化的,而汽車的電動是爲實現碳排放的需求、燃油消耗量的要求,幾十種方案全部都在試,光一個混合動力七七八八加起來不下十種方案,再加上插電、增程、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的電動化是在技術路線完全不明確的狀態下,在試錯的過程中進入的。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燃油化、電動化都面臨困境

儘管朱西產認爲電動化是在試錯的過程中進入的,但不能否認的是,衆多造車新勢力的湧入對傳統車企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那些體量比較大的車企可能還好,畢竟許多國內自主車企也在轉行投資新能源汽車。

而對於許多依靠燃油車生活的二三線自主車企來說,日子就不好過了。本來自身就靠着旗下的某幾款車型在苟延殘喘着,如今汽車市場大方向的變化,幾乎壓倒了它們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不過,這種大變化也不止是發生在傳統車企,像是許多造車新勢力也慢慢沒有了姓名。實話說,在電動化起步初期,如果沒有補貼支撐,很多車企也就沒有研發熱情,畢竟內燃機還是沒啥大毛病。而如果大家都不研發技術也就不會進步,在全球環境日益緊張的當下,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無疑是很必須的。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沒想到的是,補貼這個"香餑餑"的影響力很大,而國內某些車企又太會鑽空子,活活地把好好的鼓勵政策變成了投機取巧騙錢的勾當,騙補等事件更是層出不窮。而真正想要造車的企業,其實並不如我們想象得那麼多。

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從最初的補貼政策到現今的雙積分政策,國家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做得已經足夠多了,經歷了野蠻生長之後的汽車市場,現在剩下的就是靠車企自己努力的時候了,畢竟競爭纔是汽車市場不斷努力發展的主旋律。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百家爭鳴"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是沒有技術含量的百家爭鳴,遲早還是會面臨洗牌,汽車市場更是如此。對於大企業來說,擁有龐大的體量說明了自身擁有許多潛在的消費者,這在流量上比小企業多得多。像是寶沃、力帆、海馬等二三線車企,在去年就一直不斷下跌,年銷量基本和別人的月銷量差不多。反之,像吉利等自主車企就越做越大,銷量也在穩步進行增長。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當然,也不是說小企業就終究會被大企業所"喫掉",因爲任何一家大企業都是從有到無、從小到大做起走的。可能如今在市面上看到的小企業,經歷過汽車市場的洗牌以及不斷豐富自身後,兼併大企業也說不一定。而對於汽車市場來說,能夠成功一定是個自身的產品質量脫不了干係,只有有了核心的生產力,才能夠在汽車的大洗牌中站穩腳跟,越戰越勇。

專家稱倒閉、兼併或爲今年車市主流,百家爭鳴終將被大企業喫掉?

小編語

總之,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只有像訓練老鷹一樣,把它扔下山,有能力的自己可以飛起來,翱翔天空,沒有能力的,就摔死。最終電動車企以及燃油車企,就會像所謂的馬太效應一樣,有能力的會更加強大,而沒有能力的可能會面臨兼併或者倒閉的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