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河的夏天》在夏天結束之前,記住成長的瞬間

姜春康

成長需要時間,長大隻需要一瞬間。這是一個發生在夏日暑假,在炎熱的空氣和鋪天蓋地的蟬聲中,生活在紹興老臺門的三代人之間的故事。正如影片的英文譯名“EndofSummer”,結束的不僅是夏天,還有他們生命的一個階段,在夏天的尾聲,這三代人在各自生命的不同階段都獲得了成長,但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意味着另一個階段的開始,雖然揮別了這段夏日時光,但他們也都迎來了各自新的人生旅程。夏天去了還會再來,但那逝去的歲月卻只能停留在記憶中永遠也回不去了。

影片的發生時間是1998年,這個時間正好是導演周全的童年時代,故事發生地浙江紹興也是周全本人童年時生活過的故鄉,這樣的經歷與故事設定也意味着這部電影具有着濃厚的導演個人色彩,甚至可以說是半自傳式表達。導演本人也在採訪中表示,作爲土生土長的紹興人,他也希望藉助影像保存紹興的古城氣息。值得稱道的是,面對充滿地域特色且風光秀麗的紹興景色,導演並沒有將影片處理成風光宣傳片,而是注重生活細節的塑造來還原真實的生活氣息,展現那個年代的風貌。影片用細膩清澈的鏡頭語言展現了那個逝去歲月裏的故鄉、故人和故事,讓不同年齡段的觀衆都能從影片中看到自己,與角色產生共鳴。

令人驚喜的是,這部入圍了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及注目未來單元、第12屆羅馬國際電影節城市愛麗絲國際競賽單元等國際知名電影節的《西小河的夏天》是青年導演周全的長片處女作。而作爲一名85後新人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作品,這部影片的創作人員陣容可謂是非常強大,張家振、廖慶松、何威、林強、孔勁蕾等業界知名前輩都參與到這部影片的製作中來,而能得到這麼多專業老師們的認可和鼎力相助,也說明導演周全的專業能力是得到了前輩們的肯定。1987年出生的周全在2011年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傳媒與傳播學院後,憑藉執導短片《下落》的出色能力,在同年成爲頂尖電影學府美國電影學院(AFI)導演系的碩士研究生,赴好萊塢繼續深造。畢業作品短片《沉默的擁抱》入圍20多個國內外影展,周全也獲得藝術創作碩士學位。自18歲遠赴海外求學以來,周全離開故鄉紹興已經有十餘年,在學成後他將第一部長片作品拍攝地放在紹興,也體現出他對於故鄉深沉的愛和依戀,這樣的愛也體現在對於影片細節的塑造上。爲了還原1998年紹興的真實環境,製作組甚至專門去紹興氣象局查閱了當年夏天的天氣預報,在拍攝期間對應每個日期還原了真實的天氣狀況。而影片中無論是世界盃、98年洪水災害等歷史事件的年代感營造,還是越劇、小橋流水等地域文化的細緻呈現都體現出導演對於故鄉和記憶中童年的無限愛意與柔情。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影片中的成長不僅體現在小男孩顧曉陽身上,也體現在他的父親母親以及鄰居爺爺三代人身上。成長首先意味着純真的喪失,在這個夏天,小男孩顧曉陽遭遇了父親對自己足球夢想的阻撓、友情的背叛及親情的危機,在夏天結束時完成了自我的童年成長。顧曉陽這個角色的塑造也投射了導演自己的童年經歷,作爲80年代出生擁有90年代童年記憶的獨生子女,這一代人的童年是充滿孤獨感的,而這種孤獨感的呈現也通過顧曉陽的視角很好的體現在影片中。無論是放學後一個人坐在門口等父母開門,還是在天井裏獨自踢球,他的身影周圍所瀰漫的孤獨感能讓每個擁有90年代成長記憶的人感同身受。顧曉陽父親的成長則體現在他形象的轉變上,影片開始時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中均是以一副威嚴的、無所不能的高大形象出現,而經歷了中年情感危機和事業危機後,他願意將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家人面前,而這種對自我對家人的坦誠是他作爲成年人的一個成長表現。鄰居爺爺的成長體現在他對於自己兒子的理解上,這個理解的過程也是建立在與顧曉陽友誼建立的基礎之上,他在瞭解曉陽的過程中與自我內心達成了和解,最終原諒了兒子。三代人在同一個短暫的夏天完成了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成長,也開啓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生活就如同影片中無處不在的小河一般,繼續向前緩緩的流淌在時間中。

這部影片雖然將故事放置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但是創作者所呈現的卻是普世的價值觀和情感,成長和失去,故鄉和鄉愁的主題即使換一個年代和環境也能讓人感同身受,這也是影片能夠打動人的一個原因。故鄉是什麼,在我看來,故鄉是存在於腦海中逝去的時光記憶,而記憶又是沒有辦法復原的,所以故鄉也是永遠都回不去的地方。但影像珍貴而神奇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儘可能的復原和保存記憶,讓時間倒流,讓記憶在影像中停滯。導演周全將他的童年記憶與故鄉情結放在了《西小河的夏天》裏,讓觀衆在光影中與那段逝去的時光產生共鳴,在黑暗的電影院中勾起屬於自己的記憶與情感,我想,這也就是電影的魅力吧。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