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志還在賣的時候,不少人嫌它不夠運動太偏向舒適,但當它退出中國市場甚至停產了,我們又開始懷念它,尤其是改裝愛好者,覺得又少了一個經濟實惠的改裝好胚子,以至於由銳志誕生了不少火爆的梗,包括"大後超"的稱號。二十多萬的售價,FR佈局+6缸,還有一定的實用性,除了銳志好像沒有更好的選擇了,難怪有人會懷念,不過20多年前,銳志還沒來到中國,汽車的選擇比現在少幾倍,同樣是後驅佈局+V6,居然有一款性價比不錯的車型,比奔馳、寶馬相對實惠得多。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歐寶Omega就是當年的"大後超",跟BBA一樣是德國原裝進口,雖然豪華感和檔次要低一個級別,但那時候德國製造的品質感足以讓國人傾慕,也是歐寶的旗艦轎車。最關鍵的是售價,在90年代末要買一輛後驅轎車,日系的豐田皇冠、馬自達929都要40多萬,像寶馬5系的德國貨就更貴了,普遍在五六十萬以上,只賣35萬左右的Omega顯得性價比頗高,雖然品牌小衆,但配置的豐富程度和機械規格都不會落後,基本與國外同步,還是有不少人買賬。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早期進口國內的Omega代號爲B1,是該系列的第二代車型,外形比起上一代更加圓潤,但低矮的的造型有着幾分運動氣質,只是不太明顯而已。有別於同時期的奔馳、寶馬、大衆,Omega的設計不會有四平八穩的枯燥感,C柱以及尾部的造型顯得變化多端,更像是同期的標緻,不過想法沒有那麼大膽。這一代的Omega有多種動力可選,兩副2.0L四缸以及排量爲2.5L和3.0L的V6發動機,搭配4AT或5MT,而引進國內的貌似只有四缸的版本,雖然歐寶還是有一定的運動基因,但要跟寶馬這樣的高手去比,始終是差點火候,最強勁的3.0L V6能輸出最大馬力211ps,破百時間要去到8.6秒左右,比起同年份的六缸5系要慢上一秒。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除了有後驅這種當年豪華車專屬的佈局,Omega另一個賣點就是寬敞的空間,尤其是對於當時的國內消費者來說,以大爲美基本上就是共識,寬大的車身尺寸會顯得格外高檔。Omega B1的體型在一衆對手當中算得上魁梧,2730mm的軸距雖不顯眼,但車長有4790mm,實際的乘坐空間以歐洲標軸車來看,已經能輕鬆坐滿5個成年人,要知道當年我們對空間沒有現在那麼挑剔,Omega的後排絕對不是用"塞"的方式進入,而是可以相對輕鬆舒適地乘坐。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來到千禧年前夕,Omega推出了中期改款,由B1變爲B2,國內也在一兩年後進口了新款,車長增加到4898mm,空間優勢再次得到發揮,動力總成也相繼完成了升級,2.2L替代了舊款的2.0L,還有新的2.6L V6和3.2L V6。配置上也加入了不少高科技和豪華裝備,像多功能顯示的行車電腦、帶過濾功能的自動恆溫空調、經過升級的車身穩定系統、電調的後視鏡和座椅等,還有帶有AHR (Active Head Restraints)功能的頭枕(類似主動頭枕)來提高行車安全。雖然這款後期車型的進口量比舊款要多,但Omega要面對的對手是國產的雅閣、帕薩特等勁敵,價格上基本沒有太大優勢,加上讓人擔憂的可靠性,維修零件又相當高昂,買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20年前還沒有銳志,TA就是當年的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就比較熟悉了,Omega停產之後,歐寶就不再生產前置後驅的車型,在國內的境況也每況愈下,最終退出中國市場。當年的Omega是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後驅轎車之一,雖然動力性能不太出衆,但底子還是不錯的,可惜它的遭遇比銳志還要不堪,當時我們對於汽車的認知和需求,註定了Omega無法成爲真正的"大後超"。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