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望遠洞警所幹警無意之中抓住本片兩大主角忠浩和池英民,在警所問話過程中,池英民爲了擺脫忠浩的追擊,故意承認自己殺了9個人。可是警察團體卻沉醉在如何邀功的心情中,全然不顧被害者是9人還是12人(池英民在後來的審問中,坦然回應自己殺了12個人)。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於法律而言,鐵證之下,你違反法律則不可。於人而言,你侵犯我的利益,則爲窮兇極惡。

正如這張海報一樣,黑白抹去血腥,摒退情感,只有看不清的神情,和猜不到的人性。善惡有時候並沒那麼清晰,和界限分明。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部越看越覺得自己很無力,越看越覺得自己要得抑鬱的片子——《追擊者》

片子是2008年上映的,如今的豆瓣評分依然在8.4分。

片中的主角,第一反派池英民的扮演者,正是後來憑藉《恐怖直播》《隧道》《小姐》《暗殺》等多部優秀作品,成爲韓國乃至國內熟知的演技派男星。

對他後來相對正派嚴肅的形象熟悉之後,很難想象《追擊者》裏面,他能把一個人演的如此變態。正是因爲用眼睛隨着他一起作惡,讓我有了對命運深深的無力感。即使是我再一次看這部電影,也揮之不去這個男人冷靜揮下屠刀的樣子。

所以,這裏是分割線,膽小者提前撤退。正如開篇的問題: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帶着這樣一個問題看下來,你會發現本片除了那個小女孩,其他所有人都遊走在灰色地帶。

片中共有兩撥警察勢力。一撥是代表着正規警務力量的羣體。其中包括望遠洞警所(案發地派出所)與國家特別行動隊。

望遠洞警所幹警無意之中抓住本片兩大主角忠浩和池英民,在警所問話過程中,池英民爲了擺脫忠浩的追擊,故意承認自己殺了9個人。

在意識到這將是本警所破獲的足以轟動全國的大案子時,他們開始認真對待池英民。在此過程中,國家特別行動隊因爲護衛首爾市市長民間視察過程中,被市民潑了糞便,面臨着極大的輿論壓力和政治風險。

碰巧得知望遠洞警所的嫌疑犯以及他承認的殺人事實,爲了儘快有一個大的案子蓋住輿論對市長被潑糞的關注,於是趕到了警所強行帶走嫌疑犯池英民。

本片一開頭便是各種巧合,將一個板上釘釘的罪犯送到了警察手中。可是警察團體卻沉醉在如何邀功的心情中,全然不顧被害者是9人還是12人(池英民在後來的審問中,坦然回應自己殺了12個人)。

對於眼前這個回憶自己殺人行爲的嫌疑人,像是一次逗趣的問答。池英民在這個過程中,展現了自己的狡猾,雖然他把自己真實犯罪的過程描述得很清楚,但始終顯得漫不經心,沒有悔改之意,也沒有擔憂之色。

因爲,他知道在現有的法律情況下,沒有證據是不能拘留他,即使是自己承認了所有的細節。而這些,在眼前的警察面前,也不是很重要,或者說不是目前最重要的。

但,另一個人很關注。作爲另一撥警察勢力,忠浩曾經是特別行動隊的一員,後來離職做起了拉皮條的生意。片子也正是圍繞他手下的那些應召女郎開始的。

片中的人都是遊走在灰色地帶,但忠浩一直追擊的路上,那種無奈總是揮之不去。特別是,面對美珍屍體和沒有揮下的那一錘,那種憋在心中無法爆發的憤慨,讓我也產生了壓抑的感覺。

最後,就是河正宇飾演的這個外表斯文,卻在命運巧合的幫助下,那種心狠手辣的人,大概會是很久難以抹去的陰影。不爲別的,只爲這該死的巧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