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尤迈 让“协和”下沉到贫困患者身边!

专家参与远程会诊现场

黑龙江省绥滨县的贫困户王铭(化名)有胸痛症状,该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在难以作出精准诊断的情况下,用视频连接到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专家高金明,调整了治疗方案,医生和患者都十分满意。

这个真实故事来自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尤迈健康扶贫”公益项目。该项目将优质医疗专家资源与偏远贫困地区的基层医院对接,为当地提供远程会诊及临床培训。

不到两年,项目已覆盖全国420家县级医院,问诊案例近4700例。基金会执行理事戴津津告诉记者,推行健康扶贫与促进分级诊疗的结合,既满足了贫困群体需求,还可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让贫困患者不出县

自2017年8月启动“尤迈健康扶贫”公益项目至今,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制定了一套清晰的救助流程。

项目覆盖医院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贫困患者有远程会诊的需求,可尝试通过“尤迈健康扶贫”的通道得到援助。通过院内会诊及相关审核后,可将会诊诉求上传至尤迈健康扶贫公益项目的平台。

人民政协报:尤迈 让“协和”下沉到贫困患者身边!

项目团队协调各方时间,随后,专家通过视频与医生和患者沟通,提出诊断建议。基层医院结合实际情况落实下一步的治疗。

专家协助当地医生优化治疗方案的同时,还推进了“大病再诊断”,降低了误诊率,加强对贫困患者的健康保障。

建立这一套会诊模式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方式就地满足贫困人群的医疗需求。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大病患者及其家属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医疗资源富集的区域寻求医疗帮助,求医过程所产生的经济等多项成本,让贫困患者难以承担。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的藏族妇女卓玛(化名)就是一位典型受益者。她的症状是腰痛、下腹痛,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专家黄慧芳教授对病例进行分析后提出相关建议,当地医院遵循该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卓玛很快就出院了。

“通过我们的公益项目,贫困人群不用出县即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专家服务。”戴津津说,“我们认为,没有健康就难以脱贫,患者康复了才会有脱贫的能力。”

为爱心打通渠道人民政协报:尤迈 让“协和”下沉到贫困患者身边!

“尤迈健康扶贫”公益项目的诞生,与一批有爱心的协和医院专家相关。

医生们希望为困难群体看病,然而,繁忙的日常工作让他们腾不出时间来做这些事,离退休老专家因身体条件等原因也难以长期下乡服务。

在基层,医务工作者遇到疑难杂症时往往觉得自身能力不足,希望获得专家的援助。

对于患者而言,大病加深了贫困状态,他们希望通过较低成本的方式便捷地获得专家的优质服务。

如何让贫困群体不用离开家乡也能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互联网+健康扶贫”的模式呼之欲出。

为了搭建这一模式,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的发起人采取了“双轮驱动”的公益模式,一是成立非营利性的尤迈诊所,解决远程会诊机构的医疗资质问题;二是在北京市登记注册成立非公募基金会,为爱心打通渠道。

团队认为,传统的“专家义诊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能力不能光靠热情,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为此,基金会为参与会诊的专家发放津贴,也为实例患者的主管医生发放补助。

戴津津介绍,“三区三州”区域内县医院和地市州医院免费参加远程会诊培训项目,另向实例患者主管医生发放工作补助,每例600元;国家级贫困县医院免费参加远程会诊培训项目,另向实例患者主管医生发放工作补助,每例300元;省级贫困县医院免费参加远程会诊培训项目,另向实例患者主管医生发放工作补助每例100元。

“费用由基金会全额资助,不收取县医院和患者任何费用。”戴津津说,“实际上,我们为贫困患者支付了专家服务的费用。”

截至目前,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资助的总额近1000万元,北京市已有15家三甲医院参与该项目,阜外医院等自行配备了视频设备,随时可以与基层医院进行远程会诊。戴津津表示,基金会在项目运作初期自有资金可以保障项目运转,目前已有不少爱心人士踊跃捐款。

提升基层医生能力

前不久,海南省一家基层医院发起了会诊请求,患者是一位小男孩,专家向当地医生详细了解病情后,还与患者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沟通,问题细到诸如“平时吃什么”“谁做饭”“父母在哪里工作”“工作环境是怎样的”。专家判断,孩子的铅中毒症状源自胎儿期,随后给出了治疗方案。

人民政协报:尤迈 让“协和”下沉到贫困患者身边!

会诊过程,当地的医生增长了见识,“这是一次专业的医学培训”。

这种专家“手把手”教授的方式,让基层医务工作者焕发了学习热情。他们中很多人平时都会准备一个小笔记本,在工作过程中收集各种疑难问题,一旦与专家视频,立即请教。

专家在会诊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管宇宙发现,基层医院在治疗脑梗方面存在不足,他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各种问题,形成一份极具针对性的手稿,随后通过基金会开展了一场专门的线上培训活动,吸引了52家医院的近1200名医务人员参与,效果非常好。

目前,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已开展了4次培训,参与者达到数千人次。戴津津表示,今后将加大培训力度,覆盖尽可能多的科室。“我们认为,这种临床培训的模式,可以为国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帮助。”

“尤迈健康扶贫”公益项目起步于黑龙江省泰来县、海伦市、绥滨县等地,随后逐步推行至西藏、安徽、新疆、甘肃、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市)的贫困县。随着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尤迈健康扶贫”公益项目被认可的程度越来越高。该项目目前已承担国家卫健委、国务院扶贫办、央企等288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的健康扶贫任务;同时,尤迈慈善基金会为这288家单位的挂职干部及其家人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出资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助其心无旁骛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努力达到机构愿景:免费请最好的医生为最贫困的人看病,让基层医生都有机会分享知名医生的优质培训。”戴津津说。

项目背景

尤迈健康扶贫项目由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出资举办,是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支持指导的全国最大的远程会诊及临床培训扶贫公益项目。由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资助,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等首都著名医院的知名专家,利用业余时间,在北京尤迈医学诊所以远程视频会诊方式,为贫困患者提供疑难重症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为贫困地区医生进行临床培训和提供扶贫会诊工作补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