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人筆下的嶗山故事(一)

嶗山

歷代名人筆下的嶗山故事(一)

嶗山

歷代名人筆下的嶗山故事(一)

嶗山

歷代名人筆下的嶗山故事(一)

嶗山太清宮

歷代名人筆下的嶗山故事(一)

王鐸

題記

嶗山,以其覆壓古今,獨擎東海,俯瞰天下,歷閱天地萬劫而稱雄於世。

數千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迨文人雅士,茫茫蒼蒼,吟詠慨嘆者,不勝枚舉。然其妙筆突生滿天瑰花、擲金石番然成趣、指點江山則有改天換地之美,揚揚灑灑,斑斑痕痕,自是千秋造化之功,萬代靈機之緣。

列位如今捧讀,趣意橫生,其情其景,或可歷歷躍目矣!

始皇帝雅頌

衆所周知,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東巡齊魯大地。

在他封禪泰山之後,又到了芝罘、琅琊等地區。當時的琅琊,就包括現在的嶗山。故在後來的嶗山太清宮東側山麓,還曾有“波海蔘天 始皇帝二十八年遊於此山”的摩崖刻石。據說,這“波海蔘天”四個字,就曾經是秦始皇初見嶗山時的讚美和感嘆。

相傳,在秦始皇巡視琅琊時,爲了求得長生不老藥,曾數次回望蓬萊仙山。可是,由於嶗山高聳入雲的阻隔,一次次遮擋了他的視線,使他非常生氣。

一次,他在萊子國遇到了一個“長一丈五尺,大十圍”的石巨人,傳說這是位天神,力大無比。於是秦始皇就派這個石巨人去驅趕嶗山,想把嶗山從東海岸邊搬走。可誰知,等到石巨人回來後,卻說,此山太牢固了,就像長在了大海里,根本就搬不走。爲此,秦始皇就給嶗山取名“牢山”,以此來發泄自己心中的不平。這個傳說故事,記載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裏,而今一讀,多半是一種“夜話”罷了。

其實,在《史記》記載的琅琊刻石上,確實刊載過秦始皇來青島時的話語,當時叫召書。現在翻一翻,其中就有一段韻文:

皇帝之明,

臨察四方。

尊卑貴賤,

不逾次行。

奸邪不容,

皆務貞良。

細大盡力,

莫敢迨荒。

遠邇闢隱,

專務肅莊。

端直敦忠,

事業有常。

這就是說,秦始皇來到青島地區,不僅僅是爲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更重要的是要普天下的臣民,安居樂業,遠離七國時的戰亂之苦。

田橫義士歌

嶗山惟其臨海,便有許多星羅棋佈的海島。這其中,一直聲名冠九州者,要數田橫島了。兩千多年來,田橫島五百壯士的慷慨赴死、英勇義舉,曾經激勵過無數的愛國志士。這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也曾經點染過大畫家徐悲鴻的畫筆。抗日戰爭期間,徐悲鴻的巨幅油畫《田橫五百士》一面世,立即引發了國人對於中國命運、民族危亡的極大關注,成爲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一曲壯麗悲歌。

其實,更加鮮爲人知的是,在兩千多年前,田橫五百壯士在得知田橫就義後,便留下了《薤露》和《蒿里》兩首驚天地、泣鬼神的輓歌。後來,這兩首歌謠,即被宋代大典籍學家郭茂倩,收集記錄在他的《樂府詩集》裏。其《薤露》,這樣寫道:

薤上露,

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

人死一去何時歸?

在郭茂倩看來,這是中國“輓歌”首創之作。詩中感嘆“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以此來紀念田橫之壯烈殉國。

另一首《蒿里》,是這樣寫的:

蒿里誰家地?

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

人命不得少踟躕。

平心而論,“蒿里”是何處地域?史家看法多有不同。有稱是“泰山之南”的,認爲“蒿里”本爲山名。然曹操卻不這麼認爲,他曾作《蒿里行》,以此來紀念田橫等一代先賢,也同時指出了“蒿里”的地域。詩中的開頭兩句,是這樣寫的:

關東有義士,

興兵討羣兇。

這裏說的“關東”,我認爲就是指的漢代的膠東。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指現在的平度、即墨與田橫島一帶。因此,嶗山山脈一帶,就是漢初的“蒿里”。

法顯誤入嶗山

時至東晉,有一位高僧,名叫法顯。他禮佛求法,前往斯里蘭卡的故事,相信已廣爲人知。可他在回國的途中,遭遇風浪,誤入嶗山一事,往往也被傳爲佳話。最初,他將這段海外奇遇,記載於他的回憶錄《佛國記》中——

自耶婆提歸長廣郡界(此爲原文的小標題)

……

停此國五(月)日,復隨他商人,大船上亦二百許人。齎五十日糧,以四月十六日發,法顯於船上安居。東北行,趣廣州。

一月餘目,夜鼓二時,遇黑風暴雨。商人、賈客皆悉惶怖。法顯爾時,亦一心念觀世音及漢地衆僧。蒙威神佑,得至天曉。曉已,諸婆羅門議言:“坐載此沙門,使我不利,遭此大苦。當下比丘置海島邊,不可爲一人,令我等危險。”法顯本檀越,言:“汝若下此比丘,亦並下我。不爾,便當殺我。如其下此沙門,吾到漢地當向國王言汝也。漢地王亦敬信佛法,重比丘僧。”諸商人躊躇,不敢便下。

於時天多連陰,海師相望僻誤,遂經七十餘日。糧食、水漿欲盡,取海鹹水作食。分好水,人可得二升,遂便欲盡。商人議言:“常行時,正可五十日便到廣州。爾今,已過期多日,將無僻耶?”即便西北行求岸,晝夜十二日,到長廣郡界牢山南岸,便得好水、菜。但經涉險難,憂懼積日,忽得至此岸,見藜藿依然,知是漢地。

南下向都(此爲原文的小標題)

然不見人民及行跡,未知是何許。或言未至廣州,或言已過,莫知所定。即乘小船,入浦覓人,欲問其處。得兩獵人,即將歸,令法顯譯語問之。

法顯先安慰之,徐問:“汝是何人?”

答言:“我是佛弟子。”

又問:“汝入山何所求?”

其便詭言:“明當七月十五日,欲取桃蠟佛。”

又問:“此是何國?”

答言:“此是青州長廣郡界,統屬晉家。”

聞已,商人歡喜,即乞財物,遣人往長廣。

太守李嶷敬信佛法,聞有沙門持經像乘船泛海而至,即將人叢至海邊迎接經像,歸至郡治。商人於是還向楊州。

劉兗青州請法顯一冬一夏。夏坐訖,法顯遠離諸師久,欲趣長安。但所營事重,遂便南下向都,就禪師出經律。

自《佛國記》得知,法顯來嶗山的時間正是農曆的“七月十四”,這是青島的盛夏,也是最熱的時候。一開始登岸,他們確實被這裏的景物所吸引。兩位砍柴人與法顯的相互對答,亦頗有趣味。長廣郡的太守李嶷,還按照對於異國佛教徒的禮儀,盛情迎接和款待了他們。之後,法顯又去了青州,小住了整整一年。

李白詠歎嶗山

唐代李白,是中國最有名的詩人之一。他的《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一詩,一向爲歷代所傳頌。詩中寫道:

我昔東海上,

嶗山餐紫霞。

親見安其公,

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

不愜還歸家。

朱顏謝春暉,

白髮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

飛步登雲車。

願隨夫子天壇上,

閒與仙人掃落花。

這首詩是李白43歲時的作品,正是唐玄宗的天寶三年,公元744年。

李白自天寶元年開始,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他見到了玄宗皇帝。一時間,李白的詩名如日中天,席捲天下。

到了天寶二年,李白即與玄宗、楊貴妃一起行樂宮中,曾作有《宮中行樂詞》、《清樂調詞》等詩詞。他狂傲地命高力士脫靴,亦在此年。

天寶三年,李白在東都洛陽,遇到了大詩人杜甫,二人一見傾心,相約遊歷河南及山東等地。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李白遇到了自嶗山歸來的王屋山人孟大融,至於孟大融是誰,現已無從查考。不過,從詩中的內容可知,李白與孟大融相見後,顯然談起了嶗山。所以,李白是用詩歌的形式,來與孟大融唱和嶗山。

李白究竟何時到過嶗山,現已不可知。但他描述自己曾在嶗山餐霞的情景,卻是真實的。他說仙人安其公,“食棗大如瓜”,雖是誇張,但也從另一個側面記錄了嶗山的真實風物。詩的最後兩句,特別引人入勝。李白稱,他願與孟大融一起重歸嶗山道觀之中,體驗道士們的“閒掃落花”之趣。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李白當時的縹緲志向與出世追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