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返乡还是留城?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成两大制约因素

最新的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显示,子女教育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决定流动人口返乡和留城两大制约因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子女教育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决定流动人口返乡和留城两大制约因素。这被写进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

2019年1月29日,《报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报告》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家单位联合研究的学术成果。通过选择50个城市作为评估对象,从政治融合、经济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和心理文化融合四个维度进行研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2.41亿,较2017年的2.44亿下降300多万,这意味着每六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报告》主编、课题组组长、流动人口中心主任肖子华认为,近年来流动人口出现了长期化、家庭化的趋势,人口的流动迁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影响我国人口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报告》首先公布了50城的综合排名情况,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厦门、鄂尔多斯、成都、长沙、合肥、惠州、青岛、苏州、江门、唐山。

在四个维度的分项排名上,政治融合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成都、唐山、常州、泉州、鄂尔多斯、金华、兰州、昆明、南昌和武汉。经济融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江门、石家庄、惠州、乌鲁木齐、鄂尔多斯、合肥、长沙、咸阳、泉州、唐山。公共服务融合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厦门、济南、青岛、成都、苏州、无锡、长沙、珠海、东莞、鄂尔多斯。心理文化融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厦门、大连、哈尔滨、大庆、武汉、柳州、太原、青岛、成都、长春。

《报告》指出了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我国部分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过大,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造成了负面影响。且阻碍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合的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城乡“二元”体制格局没有被打破。在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合方面,《报告》指出,流动人口要面临高房价、低水平就业和消费不足三大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子女教育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决定流动人口返乡和留城两大制约因素。

被评估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中,有69.61%离开户籍地,跟随其父母居住在流入地城市,但仍然有2.38%的适龄儿童没有接受义务教育,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中有20%没有在公立学校就读,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只有73%和74.7%,跨省流动的高中在校流动儿童还面临着异地高考的问题,很多流动人口因为子女的教育问题被迫返乡,进城和融入城市的进程被打断。

被评估城市参加城镇职工或者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比例只有23.84%,具有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大部分参加了农村的“新农保”,也就是说流动人口的养老体系还是以农村为基础的,“老无所依”成为流动人口无法安稳在城市生活的又一个障碍。

在结论上,《报告》强调,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育龄妇女的孕优服务和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平均得分是57.29分,从城市规模来看,特大城市公共服务融合的得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服务均等化得分最高,是81.58分。

其次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得分是69.92分,得分比较低或者进展比较缓慢的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参与率,得分只有20.37分。

被评估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状况总体较好,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在学率的平均值已经达到了97.62%,但是还有19%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没有在公立学校就读。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阶段在学比例和高中教育阶段在学比例与义务教育阶段在学比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学前教育阶段在学比例是73%,高中教育阶段在学比例是74.7%。非义务教育阶段跟义务教育阶段相比还比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发现,流动人口留城意愿与国家战略导向出现偏差。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国家按照人口总量把城市分为五类七型,每种类型的城市入户条件不同,总的导向是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到中小城镇落户,严格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流动人口大多流入了就业机会比较多和公共服务比较好的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这种大城市偏好与中小城市优先的战略导向是存在矛盾的。

流动人口最愿意融入的是大城市、特大城市,而我们新型城镇战略化是引导他们往中小城市去,所以这个就有矛盾。从50个被评估城市来看,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落户意愿越强烈,在10个特大城市中,流动人口愿意入户的比例达到39.45%,而其他的城市则为34.72%,比例要低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