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樣的話,原來距離恆星較遠的行星就會變得溫暖一些,變成人類宜居的星球。研究團隊成員Ramirez說:“當恆星逐漸老化,適宜人類生存的區域就會逐漸向外擴展,人類就可以轉移到外周的星球上。

   生命或許有一些共同之處,不管是高智商動物或是微生物,最近的情緒就像坐了過山車一樣上下翻騰。那些外太空的的巨大恆星,甚至有些天文學家認爲我們不可能找到外星人,讓我們別對外星文明產生過高的期望。

  移民到土星

  但是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給了我們點希望。計算機模擬顯示,當恆星臨近死亡的時候,體積會變成原來的數百倍。這樣的話,原來距離恆星較遠的行星就會變得溫暖一些,變成人類宜居的星球。

  研究團隊成員Ramirez說:“當恆星逐漸老化,適宜人類生存的區域就會逐漸向外擴展,人類就可以轉移到外周的星球上。”

  確實是這樣,木星和土星的衛星現在是一片寒冷的荒地,但這並不意味着以後不能變成宜居的星球。而且,等到那時候,地球就已經被一片火海,所以人類必須轉移到其他星球上去。

  到時候太陽開始膨脹,逐漸變成紅巨星。Lisa Kaltenegger說:“地球離太陽太近了,到時候地球將會變成火海。”

  移民到土星

  雖然這些行星都不太適宜生存,木星上的水存在於雲層中,土星則完全由氣體組成,但它們的行星將會比較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在南極的冰蓋下面發現了微生物生態系統,這些小細菌在冰凍的湖泊中快樂的生活着。當星球的表面溫度上升一些,簡單的生物也可以在這些遙遠的星球上活得很好。

  當然,在太陽系中,這一變化要持續數十億年,這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但是這項研究想說的是,當太陽系逐漸老化時,原本冰冷的星球也可以變得生機盎然。

  研究團隊指出,天文學家試圖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時,他們找的都是一些類似於太陽系的行星體系。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件事,很多星球在以後可能會適宜我們居住。

  “那些和太陽類似,但是年齡更大的恆星周圍可能有一些適宜生存的行星,行星上的溫度還能維持5億年,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研究團隊發現在100光年的範圍內,有23顆紅巨星比較適宜。雖然我們不知道宇宙中所有宜居的星球,但是在我們死後數十億年,人類活下去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Kaltenegger認爲:“在遙遠的未來,紅巨星周圍的這些行星將會成爲人類新的開始。我覺得人類存貨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