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有一些“讓步論”者甚至“投降論”者,他們的根本問題在於要把重新定義中美關係的權力完全拱手讓給華盛頓,這等於是把中國變成一個“不設防”的國家,任由美方在經濟科技乃至更廣泛的領域對中國進行處置,換取貿易戰的平息。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有一些“讓步論”者甚至“投降論”者,他們的根本問題在於要把重新定義中美關係的權力完全拱手讓給華盛頓,這等於是把中國變成一個“不設防”的國家。

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有一些“讓步論”者甚至“投降論”者,他們的根本問題在於要把重新定義中美關係的權力完全拱手讓給華盛頓,這等於是把中國變成一個“不設防”的國家。

@胡錫進

經常看到有人做這樣的總結:與美國關係好的國家都很繁榮,發展順利,比如韓國、新加坡等;與美國關係差的國家都是走下坡路的,處處遭殃,比如伊朗、朝鮮、委內瑞拉等等。這種總結不能說毫無根據,但如果將這種總結無限擴大化,進而論證中國應當全盤接受美國就停止對華貿易戰提出的條件,用“讓步論”甚至“投降論”來主導中國當下的對美態度,則是荒謬的。

老胡要說,中國沒有不想搞好中美關係的人,保持正常的、非對抗的中美關係是中國對美外交長期的一項基本目標。即使在今天,中國也沒有與美全面對抗的意願。我看到一些宣揚是中國主動要根本性改變對美關係的帖子,以及就此指責北京的各種言論,不能不說它們都是一些無稽之談。

根本的問題在於,現在是美國要重新定義中美關係,而且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過去良好的中美關係因華盛頓的對華戰略認識陡變而無法持續。現在及今後一段時間,客觀上成爲由美方發起的的重塑中美關係的一個動盪階段。中國沒有選擇,唯有勇敢、積極地加以應對,並爭取引導之。

中國是大國,這決定了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自己與韓國、新加坡、伊朗、朝鮮做對比,我們無法加入與美國關係好不是不好、順從美國還是抵制美國的中小國家序列。中美關係完全在被另一個邏輯主導,我們只能接受一個高度複雜、充滿越來越多競爭的中美大國關係。我們希望管控好中美分歧,但這不完全取決於中方。

大家想一想,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政策要比今天強硬、激進得多,但是美國主動求上門來,大幅緩和對華關係。如果今天中國還相對落後,就像今天的印度一樣(印度GDP現在大約是中國的1/5),那麼我們的對美關係要輕鬆得多。2000年時我們還能順利地進入世貿組織,就是因爲美國沒有形成對中國今天這樣的戰略防範。

我們既幸運、又很不幸地成爲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看到了中國未來超越它的可能性,這成爲它重新定義中美關係的決定性考量,它拒絕給當中留下回旋空間。

中國向前發展了,我們不可能讓自己倒退。在與美國關係出現某種戰略緊張的位置上,中國需要既來之則安之,調動我們這個民族的全部智慧,把這個位置上的角色做得最好。

我們必須有能力、也有勇氣對美國重新定義對華關係的一些錯誤主張開展堅決反制,爲此承受一些階段性痛苦。目的是要讓未來的中美關係儘可能合理,公平,其中要包括中國繼續發展的權利和我們必須捍衛的各種國家利益。

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有一些“讓步論”者甚至“投降論”者,他們的根本問題在於要把重新定義中美關係的權力完全拱手讓給華盛頓,這等於是把中國變成一個“不設防”的國家,任由美方在經濟科技乃至更廣泛的領域對中國進行處置,換取貿易戰的平息。這些人有一部分是被美國氣勢洶洶的樣子嚇尿了,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出於個人或者小羣體利益的考慮,他們不惜犧牲中國全體人民的長遠利益而換取他們從中國不合理讓步中所能得到的利益。

打不了阻擊戰是不會有談判的,不敢戰鬥就不會有我們希望的和平,這是從古至今、無分中外的基本政治常識。中國要一個正常、非對抗的中美關係,就必須在美國猖狂進攻時讓它充分嚐到進攻的艱難和痛苦。只有這樣,美方纔有可能恢復維持正常中美關係所需要的理性。這個過程需要多久,中國就必須能夠堅持多久。

這一兩代中國人沒有經歷戰亂和嚴重曲折,如果我們連這麼點付出都承受不起,那麼我們必將遭到中國大歷史無情嘲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