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四軍高級指揮官,6次負傷,不下火線,唯一生還希望,還留給數百名戰士

廣西省河池市羅城縣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俗有“仫佬山鄉”美稱的羅城,是八桂大地上有着悠久歷史的革命老區,是紅七軍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也是“無產階級的硬骨頭”——革命烈士韋一平的故鄉。

在革命年代,羅城仫佬山鄉許多熱血青年,在革命先輩們的宣傳發動和影響下,紛紛參加紅軍,爲新中國的解放事業英勇獻身。新四軍高級指揮官、革命烈士韋一平就是其中一位,他曾6次負傷,不下火線,船沉的那一刻,還把唯一的生還希望,還留給百名戰士。

韋一平故居

韋一平,原名韋家惠,又名韋瑞珍。壯族。1906年生於廣西天河縣(今併入羅城縣)。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葉挺獨立團連長。大革命失敗後,先後參加了廣州起義、海陸豐起義、百色起義。

1930年冬,他隨紅七軍自河池北上,轉戰數千裏,於1931年春到達湘贛蘇區。在戰鬥中,韋一平總是帶頭衝鋒陷陣,前後4次負傷,其中一次被子彈打穿胸口。1931年夏,他在湘贛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中第5次負傷,腳跟被子彈打穿致殘。

1934年秋,蔣介石對湘贛蘇區進行瘋狂“圍剿”,中央紅軍決定長征,實行戰略轉移。韋一平仍然留在湘贛蘇區,繼續堅持游擊戰爭。在一次遭遇戰中,韋一平第6次負傷,身體非常虛弱,但他仍然與戰士們一道,在湘贛蘇區的武功山脈輾轉攀爬,堅持戰鬥,不下火線。

韋一平(劇照)

在戰友的印象中,韋一平留下的印象之一是“慢”——輕聲慢語,總是思考良久才作決策;腳跟負傷後,只能緩慢跛行。

1940年郭村保衛戰,韋一平指揮地下黨員進行戰場起義,發動羣衆支前,爲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黃橋決戰中,韋一平等發動羣衆支前,有力支援了前線。

1941年8月,日僞軍集結1萬多兵力,對蘇中進行大規模“掃蕩”。時任蘇中區第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的韋一平,率部與敵人打游擊戰。他仍然帶着幾個人,幾支駁殼槍,多次掩護機關撤退。

跟隨韋一平多年的惠浴宇在其回憶文章中寫道:“一次,韋一平居然躲在一棵樹後監視敵情,日僞軍在不遠處走過一批又一批,他站在樹後紋絲不動,等敵人走完了,他才慢悠悠走回來。一天晚上,機關轉移到如西縣境內一處樹林宿營,哨兵由於過度勞累睡着了,駐地被日軍悄悄包圍。黎明時發現後,部隊倉促應戰,分區司令員陳玉生在戰鬥中身負重傷。韋一平根據槍聲判斷敵軍主力的位置,指揮隊伍從敵軍的結合部空隙鑽了出去。”韋一平作戰經驗豐富,屢立奇功。

韋一平(右一)

1943年春,日、僞對蘇中四分區進行“掃蕩”、蠶食和“清鄉”。韋一平派短槍隊赴四分區,有力支援了鬥爭。在韋一平領導下,一分區到1943年底,遊擊根據地發展到26個區、420個鄉,比一年前增加31%和83%;自衛隊員發展到10萬餘人,民兵2.3萬人,比一年前增加90%和93%。

1944年3月初,新四軍一師發動車橋戰役,韋一平當時任新四軍十八旅政委,他與旅長劉先勝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經過一天兩夜的激戰,此役共殲滅日軍460餘名,擊斃日指揮官三澤大佐,並殲滅僞軍780餘名,震動了蘇北和整個華中地區。

1945年9月19日,中央確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命令江南的新四軍向江北轉移。10月初,時任蘇浙軍區第四縱隊政委兼中共浙西地委書記的韋一平率領着部隊,告別了天目山地區的父老鄉親,踏上北撤的征途。

韋一平紀念館(外)

10月15日,韋一平率領新四軍第四縱隊部分主力部隊,負責掩護蘇南、浙東、皖南等地的新四軍渡江撤離到蘇北。在掩護先頭部隊一批批登輪北渡後,作爲最後一批北撤人員,韋一平率領第四縱隊機關、第十支隊兩個連及地方幹部近千人,登上了“中安”號輪船,於午夜時分從武進縣蔭沙口渡江。此時,風大浪高,江水刺骨。

當船行至泰興縣天星橋南約兩公里的江面時,船底突然進水,“中安”輪逐漸下沉。在這危急關頭,韋一平當機立斷,命令船上人員立即泅渡過江。這時,韋一平的警衛員拆了一塊船板,要求護衛他泅渡離船。就在船下沉的那一刻,但他想到的是如何使數百名戰士脫險,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全力組織部隊泅渡上岸。不料輪船突然傾覆,韋一平與剩餘的800多名戰士一同罹難,享年39歲。

如今的羅城縣四把鎮韋一平故居旁已建立起一座兩層樓的紀念館,館前立着韋一平的半身塑像,經常會有黨員幹部來這尊塑像前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

韋一平紀念館(內)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當地村民也表示:“韋一平烈士的戰鬥精神,也一直激勵着當地百姓,爲了美好生活而不斷奮進,儘管羅城是深度貧困縣,但我們有信心拔掉‘窮根’,與全國各族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如今,這位新四軍指揮官,6次負傷,不下火線,唯一生還希望還留給百名戰士的韋一平烈士,他的精神不僅激勵着當地百姓,同時也激勵着廣大的中華兒女,朝着美好生活的目標而不懈努力奮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