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向低调的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曝光一起涉案超亿元的专利案:教育信息化“一哥”视睿科技以4项教育智能交互平板产品专利侵权为由,将深圳鸿合科技公司及其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一切侵权行为,销毁侵权模具、库存,并赔偿1.43亿元。

教育行业专利第一案:鸿合科技被诉侵权索赔1.43亿

目前,该案正在审理当中。该案公开后,也成功引起了科技界、法律界、资本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涉案的4项专利技术主要和智能交互平板产品“水雾问题”有关。在东北和偏远地区,当老师使用平板产品给孩子授课时,往往会因为机体和外界冷热差距导致显示屏内产生水雾。一般情况下,都需要等待20分钟左右水雾才能散去,这严重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视睿科技投入一支研发人员团队到技术开发当中。经过长达1年时间的反复实验,视睿科技最终通过对屏幕透气结构的改造,成功避免了机体水雾的产生,解决了机体在不同气候环境下、教室场景中使用的痛点。

教育行业专利第一案:鸿合科技被诉侵权索赔1.43亿

视睿科技负责人称,鸿合科技涉嫌未经许可使用其4项专利技术,侵犯了其公司产权所有权和合法权益,因此想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对此,鸿合科技董事会办公室回称:“将按照监管机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但至于鸿合科技是否有专利侵权行为,还需要等待法院的最终判决,包含索赔金额、许可费的合理倍数等等。

不过,这对于即将作出上市计划的鸿合科技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其一,从涉案的专利技术中可看出,此次产品主体应该是智能交互平板产品。而在鸿合科技的招股书中可看出,其智能交互平板产品在整体营中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43.78%增加至2018年上半年的64.49%。一旦鸿合科技败诉,就不旦要支付巨额的赔偿金额,还得停止一切制造、销售行为,以及销毁侵权模具和库存货物,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创伤;

教育行业专利第一案:鸿合科技被诉侵权索赔1.43亿

其二,近年,监管层对企业IPO越抓越严,如果出现了关键性的司法纠纷,基本上都是先暂停企业的上市计划,等待判定不侵权后方可再次启动。

因此,从该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及实施细则的基本完善,侵权判定的标准和原则已日益清晰,一旦企业发生侵权问题,置身法律纠纷是其一,有时还得面临侵权索赔的恶果。所以,建议企业一定要重视创新发展,不要一味企图窃取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与其偷偷摸摸心惊胆战,还不如自主创新、自强自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