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官?只要国家有需要,抛弃过往的荣辱,哪怕面对生命威胁,义无反顾勇敢前行。今天讲的好官潘铎,古稀之年再次上任,面对多方威胁,其他官员都退了,潘铎独行万里冒死查案。

背景:

在1861年的时候,云南因为山高皇帝远,被云南巡抚徐之铭经营成了后花园,朝廷对于徐之铭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早在几年之前就撤了徐之铭的官职,但是他还继续把持巡抚职位不放。

清朝规定:新官员没来交接,被罢免的官员可以继续掌权

清朝时期因为交通不便,所以有一条规定,新任官员没有到任,所有工作继续由前任官员办理。朝廷前后任命了三任云南巡抚,竟然没有一个敢去昆明赴任,两个在四川成都,还有一个干脆申请病退了!就这样,徐之铭在被罢官后好几年时间里,继续云南所有政务。

事件:

在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在云南省曲靖府的知府衙门里,刚被任命为陕西巡抚的邓尔恒,在上任途中被杀身亡。死者邓尔恒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与林则徐齐名的,闽浙总督邓廷桢的儿子。

巡抚:掌管一省所有事务

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赴任途中被杀,朝廷必须要有所表示。可是云南情况复杂,三任巡抚都不敢去,怎么办?这时候有人想到了潘铎,这个已经病退了的古稀老臣。

官途:

潘铎是位好官,但是官途不顺,特别是晚年的时候,连续两次被降两级。

第一次是因为举荐的官员贪赃枉法,受到牵连官降两级。第二次是因太平天国起义,潘铎带领军队没能挡住太平军的进攻,再次官降两级。第一次是识人不明,第二次就太冤枉了,太平天国时期,清朝正规军队有几个不败?

面对太平天国军队,清朝军队有几个打赢了?

两次降级后潘铎成了知府,这时候的潘铎心灰意冷,上书申请了病退。

朝廷:

虽然他已经是古稀之年,但是潘铎一心为公,朝廷需要他,他二话没说起身赴任。

朝廷也知道云南问题棘手,所以给了潘铎三道保险。

第一:朝廷直接给他二品云贵总督的官位,官位比云南巡抚大一级;

第二:同时命令其他官员一起陪伴潘铎上任,人多力量大,不让他孤身犯险;

第三:下令四川,出兵云南为潘铎护行。

朝廷是铁了心要解决云南问题,潘铎甚是感动,带上其他一起上任的官员一起去了四川,准备和军队一起去云南。

坎坷:

万万没有想到,四川借口内部不稳无兵可派,第三个保障没有了。云南各地起义军放出言论,谁敢来云南上任就要谁的命,其他一起上任的官员不敢去了,在成都留了下来,第二个保障也没有了。

总督上任,前呼后拥上千人,可潘铎只有几个仆人

很多人劝潘铎放弃,都已经古稀了,不要再拿命来拼了。潘铎并没有退缩,他还是决心赴任,带领几个仆人,翻山越岭前往昆明赴任。

当时县官上任一般随行队伍有百人左右,总督上任随行队伍能有千人规模,可是潘铎这位总督上任,只有家丁几人寒酸至极。

威胁:

进入云南的道路都被人破坏了,潘铎只能翻山越岭艰难前行,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每天都翻山越岭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就在潘铎进入云南地界不久,就有个叫马连升的总兵突然前来拜见潘铎,说:“潘大人,云南地界叛军横行盗匪四起,是我等无能,再往前行会非常危险,随时有送命的危险,您要小心为上啊,不行就回去吧!”

总兵带兵威胁潘铎,让他不要上任

这位马总兵是好心吗?当然不是,他是来威胁潘铎的,想要潘铎不要去上任。

潘铎没有理会这位总兵的威胁,后来又陆续的被官兵、叛军、土匪等等势力威胁,不过因为各方势力都明白,刚死了个巡抚,再弄死个总督,朝廷就算再软弱也必须要发兵云南了!所以没有哪方势力真的敢对潘铎下杀手,就这样潘铎竟然真的到达了昆明。

办案:

人们都知道陕西巡抚邓尔恒,是被云南巡抚徐之铭手下何有保杀掉的,潘铎上任了,案子要查了,徐之铭应该慌张了吧?其实并没有。

就在潘铎上任的同时,案件的主要嫌疑人何有保被手下人杀死了,杀人者是何有保的两个副手史荣和戴玉堂。

主犯被杀了,案子还是断了

两人对于杀害邓尔恒之事供认不讳,承认是由何有保带领他们一起动手,因为害怕何有保要两人顶罪,所以先下手杀了何有保。现在何有保被杀了,案子没法往上查了,徐之铭又一次逃过了惩罚。

身死:

邓尔恒的案子告一段落,潘铎密奏朝廷,考虑到云南的混乱局面,还是不要马上处置徐之铭,朝廷准奏。

身为云南总督,潘铎非常想改变一下云南的现状,可惜还是在两年后,也就是1863年3月4日被叛军马荣杀害,在被杀之前,潘铎一直大骂叛军,直面生死毫无惧色。

潘铎死后,入祀云南昭忠祠

皇帝依总督阵亡来处理潘铎后世,赠太子太保,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入祀云南昭忠祠,谥忠毅。

宝木嘲说:古人对于潘铎的评价:“万里赴滇,不避艰险,见危授命,大节懔然”,准确精辟。可惜一位好官,慢慢的被历史淡忘了,今天写出来,致敬清末难得的好官。

相关文章